2)第四十九章 协议不能你说了算_重回八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杂草清除,烂砖堆移走,那些教师小菜园的围栏,七扭八歪的,也整理一遍,地面上不许出现纸片。搞得比上级县领导来检查卫生标准还要高。

  包巳的《明珠格格》正文写到八九万字的时候,一个灰蒙蒙的雨天午后,一辆吉普车驶进学校大门。

  很少有车辆进入校园,这辆车很熟悉的直接停在校长校园旁边,正在那块板报前面。上下来三个人,有人抬头看看墙上,那里什么也没有了,连残存的碎纸也被用扫帚刷掉了。

  很快,几个人到前排教研室去坐,那里宽敞一些,也是学校的接待室。

  还没有上课,校长就在门外喊了声:“包巳!过来一下!”

  包巳进来时,见三位客人,有一位自己认识,正是上次陪刘局长表舅来过的冯副局长,一见包巳,就热情地喊:“包巳!快进来!这位是广州来的出版社编辑,这位是咱们县文联的马主席!啊!李先生!这就是你要找的包巳!我们县耀眼的才子!呵呵!”

  包巳不亢不卑地向李先生伸手握手,说:“李老师好!”又和马主席握手,说:“马主席好!”

  四十多岁的李先生戴着眼镜,很有文化气质,对包巳喊老师很受用,笑着让座。马主席笑着说:“什么马主席?喊我老马就好!”

  李先生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厚叠打印稿,推到包巳面前,说:“我们就直奔主题吧?我们收到这份投稿,社里很重视,认为是目前社会里能深层次描写农村现实生活的佳作,传统现实主义写法很有内涵,从文字功夫上看,我们不相信是一个中学生写的,于是社里就派我过来见见作者。我叫李文生,就是你的文字责任编辑。你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和我谈谈。”

  包巳心里热乎乎的,看人家这做派,已经把打印稿弄出来了,这就是志在必得、稳操胜券的心态,太诚恳了!就这态度,成功合作的比率大幅增加。就说:“我对自己的小说很有信心,现在,我最关心的是稿酬问题,不瞒你说,我在信里已经说过,一稿多投虽然不合适,我还是要试试。”

  看见刘老师闻讯过来了,包巳就说:“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天津百花出版社,还有长江文艺出版社都回信了,都是卡在稿酬问题上。刘老师,你把那几封回信找过来。”又对几个人说:“刘老师是我的合作人,帮我组织同学抄写稿子,我一个人,累死也不能抄的过来。”

  李文生摆摆手说:“我能理解。我知道,国家出版署的规定,是千字九分,就是约稿人,也是这样的,巴金和姚雪垠的稿子都是一样。不过我们是商业出版社,在满足国家文化宣传工作的同时,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同发展的上,更侧重经济效益一些,可以说是遇到好的作品,可以搞个浮动稿酬。”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