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5章 技工贸之始_重生之神级操盘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却根本不鸟他。

  原来,他已经将LX-80汉卡交给了京城信通、华南中航技等几家公司,准备待价而沽,看谁卖的多,就跟谁合作。

  论口才,柳传志可谓汪洋恣肆,都是出来做生意的,谁怕谁啊?

  他滔滔不绝,然后一锤定音,说自己的使命,就是来实现倪光南的梦想的,保证把倪的一切研究成果都变成产品!

  由此,柳、倪二人一拍即合,联想的技术核心诞生了。

  后来,柳传志还是觉得汉卡的利润不够暴利,于是决定进口国外的电脑,插上汉卡开卖,吃一整条龙的利润。

  事实果然大卖,第一年销售额就达到了1750万元,第二年飙升至7345万元。

  1987年,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可想而知。

  然而,这还远远满足不了柳传志的野望。

  AST这个牌子,是一家美利坚公司,由两个香江人和一个巴基斯坦人创办,这三个人,把自己名字的头一个英文字母组合起来,就是AST。

  1982年,AST做出第一批电脑主板,适用于IBM微机,还适应各种兼容机。

  1988年,联想与AST签订了100万美元的合同,购买3000台机器,面向国内和海外市场。

  柳传志的野心,就是走AST的路子,开发计算机板卡,步步为营,然后取其而代之。

  后来倪光南在香江一家狭窄的实验室里,终于研发出了联想跨时代的产品——286样机。

  用测速软件测试,运算速度是当时华夏市场上最快的(AST286)的1.7倍,这就使得联想286主板,在德国汉诺威科技展上成为了畅销品。

  经此一举,联想这个品牌,也成功打入了国际市场。

  这个时候的联想,还是有技术的,一度是华夏风头最劲的科技企业。

  不过整体的科研团队,还是依赖于倪光南为首的中科院研究人员。

  比如其中的一些关键业务,直接就是中科院给的。

  当时的联想,不仅可以无偿使用计算所的研究成果,甚至还可以使用所内的办公室、电话及所有资源等。

  中科院持有联想29%的股权,但没有一票否决权。

  这也给未来埋下了隐患,导致对联想失去了控制。

  二者之间的渊源,是很复杂的。

  所以有些时候,人们也不难想象,为什么联想总是屹立不倒了。

  而在这个时空,总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人出现,来打破这个原有的轨迹

  倪光南在加入无穷大之后,又通过自己的人脉资源,大部分是一些京城高校的研究生,组建了一个完整的芯片设计团队。

  之所以能这么顺利,除了倪光南的招牌以外,陈杰给他们开出来的薪水,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工资高到一定程度,编制又算的了什么。

  他们所有人都签署了保密协议,之后才有权限使用公司的设备。

  而当他们见到那些精密仪器的时候,内心震惊的程度,已经丝毫不亚于核弹爆炸,美帝登月。

  因为厂房里面的不少机器,就连他们这些专业领域的佼佼者,也不会使用,甚至连怎么开机都不知道。

  这让倪光南很没面子。

  就这还研究生呢。

  不过等他亲眼见到那些机器的时候,也不吭声了。

  带全自动刀库的加工中心、五轴数控机床、激光定位干涉仪国内根本就没有这么高级的玩意。

  见都没见过,更别说还要给产品零件编程序了。

  而且他们也不敢随便乱动,听说一台机器最少都要好几百万美元,贵的上千万,碰坏了根本赔不起。

  有钱也买不到。

  最后,还是倪光南出面。

  厚着脸皮,请教克鲁格教授,整个园区,也可能是整个华夏,唯一一个会开这些机器的人。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