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7章 倭国儒学大兴_穿越明朝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甚于我大明。”

  蒋德璟回道。

  “挺好!全部批准!以后,让朱由菘可以在倭国多投资培养一些倭女瘦马,多开几座青楼,这些儒士们过去后,最受影响的肯定是国内的教坊业!到时候倭国的声色产业肯定会兴起,至于倭国儒学甚于我大明,倒不必担心,将来灭了倭国就是!告诉他们,朕准予他们也去倭国开设儒道分院,俱授正七品院正之职,但要求必须传授汉话汉字,发扬程朱理学。”

  朱由检如此说道。

  于是。

  朱彝尊和曹溶等士大夫成功辞官,也成功接收了朝廷的新职,怀着对大明的失望来了倭国。

  一到倭国,朱彝尊和曹溶等人就受到了刘宗周和倭国儒士的欢迎。

  刘宗周不禁感慨道:“真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啊!”

  “刘公,许久不见!”

  朱彝尊一到倭国后就朝刘宗周拱了拱手。

  与此同时,一些穿着儒袍的倭国儒士也纷纷过来见礼。

  刘宗周也介绍起这些人来。

  “这位叫孔仰儒,字子野,号陋室居士,是奈良大儒,如今特来本儒道院求学问经。”

  刘宗周先介绍第一个人后,朱彝尊就忙拱手致意:“子野兄!幸会!”

  于是,刘宗周又开始介绍起其他倭国儒士。

  这些倭国儒士现在都操着一口不算流利的汉话,也都各自取了汉名。

  和后世一些人为了显示自己是国际范是精英时而刻意取英文名字,在本国操一口英文一样,受大明如今国威甚强的影响,如今这些倭国儒士为了证明自己是这个时代的精英,表明自己与普通倭人不同,也自觉地取了汉名,自觉地学习汉话,而且基本上是以孔姓为主,毕竟他们现在最仰慕的圣人就是孔子。

  而且,这些倭国儒士也自觉地取了字,取了号,好以此显得自己在倭国很高贵、很精英一样。

  而这也因此让朱彝尊完全没有身在异国他乡的陌生感,觉得这就是国内,而且比国内更好,至少真的是谈笑有鸿儒。

  以至于接下来,当朱彝尊等来自大明的文官尝到倭国歌舞伎的追捧和软玉温香般的风情后,就更是忘了大明。

  这些来自大明的大儒又再一次带动倭国的儒学,使得倭国学儒的越来越多。

  同儒学在国内和朝鲜很容易被统治者接受一样,倭国的统治者也很容易接受这些儒学。

  何况,儒学发源地的大明如今还如此强盛,还刚刚教育了他们。

  一时间。

  在大明本土失意的大儒们因此纷纷去倭国,而倭国人也纷纷丢下武士刀穿上儒袍开始之乎者也。

  倭国因此儒学大兴。

  ……

  而此时。

  已经儒学大兴许久的朝鲜王国,也同大多数儒家士大夫一样有自己字和号的国王李倧则正战战兢兢地接受着大明帝国皇帝陛下朱由检对他的处置安排。

  但李倧得知大明皇帝朱由检要把他押解去淮安审判时,他整个人都慌了。

  李倧朝前来宣旨的太监卢九德跪了下来:“上差!求您了,求您告诉大明皇帝陛下,让他放了本王吧,他想要什么都可以,金钱、美女、土地,他想要多少就要多少!我只求他饶了我一命,呜呜!”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