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7章 抵达_我在大明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次鞠躬抱拳全都源自内心,源自过去二年多来的亲身感受。

  远处有不在剧本中的千岁之音传来,引得满城齐声高贺。

  千岁一音如海潮一般涌来,一浪盖过一浪,只是九声方才消散,瞧着架势若非九为极数,这样的喊声还会持续很久很久……

  民心如此,民意如此!

  千古以来,从未有此等盛况出现,无数站立其中的官员,读书人,更是有一种热血冲上脑门的感觉。

  有此大王,当追随!

  有此民众,当守护!

  有此国度,当奋斗!

  ……

  “大王性子大家都知道,不是个喜欢废话的人,大王不在,本伯若是长篇累牍的说下去,怕是大王知道也不是乐意,干脆的直接进入主题!”

  篝火映照之下,黄子澄脸色潮红,以一段轻松的调侃,而非肃穆的开场白宣告一切开始,舞台下的人群无不对此发出善意的笑声。

  “好饭不怕晚,大餐留着后面再吃,先宣布一下嘉奖的集体,这些集体在过去的两年中为琼海的建设付出了无数的人力和心力,为琼海的发展做出了长足的努力!”

  “首先,让我们欢迎,南郭村郭老太爷上台!”

  去岁立国不久,琼海国中央的权势被压缩在海口附近,到了二十七年影响力才全部铺开。

  某种意义上,今年的闹新春才是琼海国第一场。

  开国嘉奖了六位伯爵,今日自然当反馈支持了琼海国中央多年的民众,有所表现的民众在过去都得到了提拔,提升,这个大家心里多有数一会再说因此不着急。

  可那些默默付出的村庄,为了稳定秩序,调度青壮,安抚族人的村庄却是有不少。

  没有这些村子的支持,琼海不可能那么轻易的将君权下放,取代千百年而难以动摇宗族法,最终铺开将朱允熥的意志,中央的意志落实下去。

  掌声下,南郭村郭老太爷在两位后辈的搀扶下走上舞台,老者身影佝偻,显眼寿衣紧紧的贴合在身上,神色激动……

  虽然穿着不错,各方面也得到精心打扮,但任谁都看得出来,这八十高龄的郭老太爷与今日的舞台是那么格格不入。

  不过,整场没有半点笑声,只有善意的鼓励和默默的等待。

  黄子澄使了一个眼色,一张太师椅很快在鸿学班学员手中搬了上来,口中则诉说着了北郭村过去两年多的付出。

  一百三十多位青壮加入劳作,八十三位妇女走进农垦队,六十四位孩童入学。

  为筹粮食,北郭村拿出全部口粮。

  为修大学堂,老太爷捐出了自己棺材板。

  为修龙海直道,南郭村主动迁徙村中坟地,不要一分补偿。

  为抗台风,南郭村青壮主动迎接最艰难的任务,二子牺牲,七人受伤。

  族人有人犯法,老太爷带人压着族人前往衙门。

  ……

  每一件单独拿出来好似大家都有做过,但全部联合在一起那就不同了。

  当北郭村的付出全部讲完,雷动般的掌声响起。

  无数的目光焦距在黄子澄身上,他们想知道,这样付出的北郭村,将得到什么样的奖励,同时他们内心也是火热,因为从中他们清楚地感受到,琼海国将他们的付出每一笔记下,没有选择的遗忘。

  “大王有令!”

  一卷相对圣旨短了半截,也细了好几圈的王令,从黄子澄宽厚的衣袖中落下,“念北郭村功绩,晋北郭村为开国六镇,择日扩建,修缮北郭村家庙,引琼海国香火一支,香火不灭,开国六镇不除,世代相传!

  。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