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章 充分的经验_我在大明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坟,就算真有的坟,咱老哥要是知道你小子和他孙子能过上好日子,在地下也会笑起来。

  听九叔的跟着一起走,到了地方跟着你九叔我学上几年手艺,只要大将军在,日子不会有差,就算大将军没了,有手艺在身也会有好日子过!”九叔锚定的说道。

  “咱能和九叔学手艺?”

  老七脸上露出向往。

  在胥民里什么样的人最有威望,不过是三种,能修船的,能搞盐的,和岸上有关系的。

  九叔就属于能修船,能搞盐的,若非年纪大了,膝下有没男丁,不然早就是这一片的大挡头了。

  “不教给你,难道还带着入土吗?之前是没机会,现在人家看重这门手艺,怎么也不能让人失望,刚才和使者也谈了一些东西,琼洲那边咱们会有户口,但有户口不代表就能让娃儿读书,九叔的手艺通过了,就可以让一个孩子读书,到时候老头的户口就落在你这边,到今年九月份,三娃子就可以读书勒!”九叔脸上露出对未来的憧憬。

  “俺一定好好跟你学!”老七眼睛微红的说道。

  “行了,别掉豆子了,这几日好好休息,接下来的路远着呢!”

  “咱一定会走到了!”

  老七珍重的说道,不管是为了未来的日子,还是自家的娃,老七一定会保证全家一个不少走到琼洲。

  ……

  朱允熥没设立主管农业的部门,但谁都知道,琼洲当前以农为根本。

  三月的气候已经回暖,顽强的杂草从刚刚烧荒的土地上生长出来,看着那翻看露出厚厚腐质层的土地,朱允熥不由微微点头。

  “这地非常的肥沃,只要经过这一季,琼洲缺粮的情况将大大减缓!”

  常森蹲在地上,抓起一把土反复的看着,对于朱允熥信心越来越强烈。

  “这样的土地,三年之内不需要修养,若是渔脏沃肥之法可行,那五六年都不需要修养,开出个数万亩,琼洲将再也不缺粮!”黄子澄说道。

  “粮食是根本,但没这个根本什么都做不了的,对了,各地的主官都到了吗?”

  朱允熥目光收回。

  “陆陆续续都到了,不过三日应该就可以到齐,对于大王的统治,只有极少数提出返回中原的想法,其余的所有人都对此支持,不过儋州的官员提出,希望效仿海口这边进行开荒,大食堂,子澄绝对这是好事!”黄子澄说道。

  “是吗?叫什么名字?”

  朱允熥随口问道,但实则却在思考对方的用意。

  是纯粹好看这一套办法,还是为了迎合自己的,亦或者有别的想法?

  “王善存,洪武四年的举人,官至开封通判,十八年黄河改道造成开封城郊淹没,数万百姓流离失所,跟着被贬到文昌,已经在文昌做了七年官!”

  对于王善存的过去,黄子澄显然做过了解。

  “既然对方如此想开荒,培训之后就留在海口,让他负责新城东南农业区开荒工作!”朱允熥淡淡的说道。

  “大王!”

  黄子澄不解。

  “历朝历代开荒都会留下猫腻,没有强大的执行力,开荒只会将一地民生弄得一团糟,海口开荒顺利,是因为我们全盘紧盯,又拉拢了本地的宿老,多方面结合这才会顺利。

  。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