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18章:战争中学习战争_抗日之无敌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火力优势。二战结束后,在世界的一些热点地区仍能看到它的身影。

  坚实可靠,射速900发/分,使用71发弹鼓,也可以使用弹夹,系统售价3点积分。

  二战中还有一种冲锋枪威力比较大,子弹也比较多,那就是司登冲锋枪,但这玩意制造粗糙,极其容易走火,很多盟军士兵反倒是死在自己人的枪口下,所以极为遭受士兵的痛恨。这种玩意苏阳肯定不会装备自己的部队的,毕竟他的部队是以人为本的作战观念。苏阳先教游击队分散作战,后面再练战斗小组之间的战术配合。

  只要游击队掌握了分散作战的技能,小鬼子就足够头疼的了。远距离狙击他们绝对不可能拼得过装备了毛瑟98狙击步枪的游击队。

  因为小鬼子根本没有狙击步枪这个装备,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才装备了一种使用25倍镜,这玩意也只能在300米内精准狙击,距离远一点也没卵用。小鬼子不是不想用四倍镜,而是他们的工业造不出来。

  鬼子不仅远距离精准射击拼不过游击队,近距离火力也完全拼不过波波莎冲锋枪,同时游击队的战斗小组还有一挺26轻机枪提供火力掩护。

  鬼子只能不断的承受游击队的狙击,一旦情绪被挑逗起来,跑出去搜索。人多的话游击队用26打一梭子就跑。人少的话,直接用26加上冲锋枪近距离干掉。鬼子在复杂地形下,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

  对游击队的训练,主要就是枪法等作战技能,以及战场潜行、隐蔽,以及狙击手如何选择狙击阵地,还有什么地形适合作战等等方面。

  而对主力部队的训练,则是继续进行。

  三三制的缺点就是不太容易快速掌握,所以苏阳在战术配合训练上一点都不含糊,天天都在操练。

  也因为部队规模不大,训练起来也容易。

  苏阳知道他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按部就班的对部队进行训练,所以有些不太重要的东西就没怎么练了。

  鬼子的新兵训练周期此时是11个月,能入伍的都是素质高的兵源,鬼子战斗力是比较高的,特别是枪法很准,意志力也比较强,基本上没有投降的。

  苏阳拉起的这支部队,显然不可能训练11个月再上战场。部队必须边打边练。仅仅训练了半个月左右,苏阳就把部队拉到二十里外的平顶山,开始以鬼子为目标对主力部队和游击队展开训练。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战场就是最好的训练场。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