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 9 章_八零大院作精对照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硬币一样的物什在里边。

  谢玉平笑眯眯道:“你打开这个本子瞧瞧?”

  打开本子一看,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购买的物品数量与价格。老一辈人都有这样的记账习惯,一分一毫都是紧着花的。

  “这里面有点儿钱,是每天买菜用的,你以后每天买了菜,就把菜金记在本子上,这是我的老习惯了。”她还怕陈明珠记不清,又问,“你能记住么?”

  “肯定能记住的,我的记忆力挺好。”

  谢玉平点头:“那就好。偶尔记不住也没事,可以大概记一下。”

  “早上一般先去买菜、买早点回来,再去洗衣服之类的,现在快七点了,你可以去菜市场了。”

  “你知道菜市场在哪儿吧?”

  “知道,昨天坐公交车的时候有经过。”

  “那就好。”

  谢玉平真心是个有耐心,又没架子的老前辈,还带着这个时代特有的艰苦朴素。她昨天喝喜酒,吃了大荤的菜肴,今天就交代吃清淡些,不买肉也可以。

  陈明珠按她的吩咐,拿着竹编的菜篮子和小钱包,出发去菜市场。

  八五年的工资水平比八十年代初期涨了许多,谢玉平是个退休军人干部,有军衔在身,退休工资相对来说挺高的,虽然具体不详,但是陈明珠估计差不多有两百块。因此扣掉小保姆的支出,每个月生活费的支出,还有所节余。

  这会儿物价也在跟着上涨,陈明珠经过一个菜摊,听见有人说:“怎么又涨了,之前还一毛五一斤呢,现在就一毛八了!”

  卖菜员只能无奈地赔笑着说:“这不是没办法的事么,你们工资有跟着涨,贵这两分钱,您就别在意了”。

  那人更是摇头:“我们工资涨了点儿,还要养活一大家子啊。”

  话虽如此,该买还是得买。

  陈明珠买了一块豆腐,几个鸡蛋,一把韭菜,半斤四季豆……

  回来的路上,在早点摊买了两个包子,两个大馒头。

  其中,鸡蛋价格相对算比较贵,一块三一斤,陈明珠买了四个鸡蛋,感觉像是拎着四块金子,她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好,走的时候也不敢甩篮子,生怕磕裂了。

  走回屋子时,谢玉平也从外面散步回来。由于年轻时受过风雪侵害,谢玉平老了之后风湿病时不时发作,还好现在是5月份,天气不错,她还能自行走动。

  陈明珠把买回的菜、早餐放在桌子上,先一笔一画地把它们登记下来。

  谢玉平见她登记得十分认真,也没有细看,只说:“你就这样,每天登记下来就好,钱包里的钱要是用完了,就再问我要,我给了你多少,你也写在本子上。”

  “好的。”

  “先吃早饭吧,我每天早上都要泡杯牛奶喝,这是医生建议的,你也给自己泡一杯。”

  陈明珠不由惊讶抬头:“我也可以喝吗?”

  “你就放心喝吧,也不差你这口。”

  是牛奶啊!这东西对当下的她来讲真的太需要了!

  她快15岁了还没有来月事,现在把身体养好,兴许还能长高一些。

  谢妈妈吃辣,家里有好几罐自制的辣椒酱,据说都是老家那边的人来看望她时带过来的。现在她吃个馒头也要蘸点儿辣椒酱,还说:“要不然没法吃。”

  于是陈明珠问:“那做菜是不是也要辣一点儿?”

  “那也不用刻意辣,不行我可以自己吃辣椒酱的。”

  “哦,不过我也会做你家乡那边的菜。”

  老人的眼睛里带着点儿光:“你还会做我家乡那边的菜?”

  “嗯,比如辣椒小炒肉、红烧肉、泥鳅豆腐等等。”

  老人眼晴里的光更亮了些,“哎呀,泥鳅豆腐,我有好久没吃过了!小时候吃这道菜如同过年……我老了,做这道菜又费神,就没再做过。”

  陈明珠今天没有去水产区看,便说:“哪天我看到有泥鳅了,就买回来做一道泥鳅豆腐吧。”

  “可以,可以。”老人满脸都是笑容。

  ……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