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12节_大国股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茫,类似谷雨这样,对中国、中国人民和中国环太党的强烈自信心的人,党内外,国内外都非常稀少。

  在前世,谷雨总觉得中国有着太多的恨国党,有着太多这样那样的公知,这些人是国家的祸害,经常和他们在网上瞎逼逼,但来到这个时代之后,他才终于知道了什么是小巫见大巫,什么是妖氛漫天。

  胡适之这样应该被踩上一千脚的大公知活得无比滋润,变成了万千大众的偶像,这恰恰说明当时整个中国极端迷茫,极端崇洋媚外。

  近代的屈辱,导致太多人失去民族自尊心,太过自卑,以至于盲目的认为西方的一切都强过我们,连废除汉字都成了很有影响力的主张,而且被认真考虑过。

  更加令人错愕的是,主张者非但不是汉奸,反而是那个时代最为杰出的知识分子,其中就有鲁迅、陈庆同、钱玄同。

  鲁迅: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钱玄同:

  欲废礼学,不得不先废汉字;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思想,犹不可不先废汉文。

  陈庆同:

  中国文字既难传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

  而鲁迅“民族劣根性”的观点,到了后来,更是无数公知趁手的兵器,但稍稍懂一点唯物史观的人,都知道这种观点十分荒谬。

  但鲁迅、陈独秀、钱玄同是什么人,根本不用去说,尤其是前两位,在生死考验面前都显露了铮铮铁骨。

  连他们也产生出这种想法,遑论他人呢?

  现在北平的那些所谓大师们在日本不断扩大侵略时,已经有不少人产生了华夏将亡的觉悟,不断有人提出整理国故,也是情理之中了。

  很明显,如果连本民族的文字都可以舍弃,那么一切皆以西方为准绳又有何不可呢?

  想要维护本民族的生存和利益,却全面皈依了西方的精神,这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还是南辕北辙?

  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奇怪,不同于华夏历史上沦陷于北方的蛮族,仅仅是因为军事的落后,清末的落后是全面的,经过长达半个世纪同西方的接触,中国的知识分子恍然发现军事、政治、科技、文教等方面,大清都是落后的。

  承认自己全面落后之后,必然要分析原因。

  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派一度有“同治中兴”的假象,然而一场甲午战争就被打出原形,继而庚子事变,人心丧尽。

  故而,西学为用是不够的,中国人的精神本体也要改造。

  改造自己的精神必然是痛苦的过程,而且改造必然有所取舍,正确的取舍需要极大的智慧。

  因此,大多数人必然改造失败,要么不新不旧成为历史过渡时的垫脚石,要么为了逃避痛苦放弃精神自主,以被压迫民族一员的卑贱身份,全面皈依压迫者的文化精神,也就是所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