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35节_大国股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式生产方式,有效缓和了两者之间的矛盾,对于提高牧区生产力有良好的效果。

  这几项政策说白了就是缓和了牧区的阶级矛盾,提高了牧主牧民参与牧区经济建设的积极性,有利于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为三省社会事业的发展和新中国的建立铺平了道路……

  很明显,这是一条渐进的民主改革方案,其核心是尽量平稳改革,不至于影响牧区经济,为环太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畜牧产品。

  而按照这个方案,大大小小的王爷们还是比较滋润的,当然了,谷雨对他们也不是很放心,这些位大大小小的王爷和他们的家人都被带到了太原安置,以削弱他们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各家王爷的后人也要请到太原居住,并在太原读书,而在读书的过程中,肯定也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婚姻,这也是谷雨希望的,这一套方案满清能做,谷雨当然也能做。

  谷雨很清楚这些王爷中腐朽分子多如牛毛,但他们的存在短时间内很有价值,绝不能一杆子敲死,循序渐进的改革,对环太党才是最有利的。

  当然了,相比于这些王公贵族的教育,普通牧民的教育才是重中之重,只要广大牧民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都拥护中国环太党,内蒙地区绝对闹不起来。

  谷雨不希望等到七十年以后,还有人不认识汉字,所以乘着牧区改革,牧民对环太党十分拥护的时机,加大牧区的教育就显得很重要的。

  在内蒙牧区,还有一个非常庞大的势力,那就是喇嘛教,喇嘛教除占有大量牧群以外,还有数量众多的土地。

  对牧群的处理按照牧主相同的方式,而对于喇嘛庙拥有的土地,经过研究,蒙古包、陵墓之地予以保留,对喇嘛庙占据的土地,可以在当地蒙民的要求下,酌情征收一部分。

  分配土地时,应分给无地少地的蒙古农民土地,同时,大小喇嘛也要分给一部分土地和生产资料,这样一来,可以获得广大中小喇嘛的支持,改革的实施就将较为顺利和平稳。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提高喇嘛的素质,首先就是读书,年纪比较小的喇嘛一定要学习文化,除了中文备注的经书以外,还要有完整的国情教育。

  一定要让喇嘛们知道他们是中国人,所以他规定每一个喇嘛庙除了有驻点军事机构,定期招聘牧民,并进行训练以外,还建立了教育机构,不仅仅要教育广大牧民,还要教育喇嘛。

  谷雨决定逐步实现喇嘛等级考试制度,能不能升迁为高等级的喇嘛,必须经过考试,而考试的内容除了经书以外,汉语读写水平,也是重点考察内容,汉语说得不好,不能担任高级喇嘛……

  喇嘛除了读经以外,还需要逐渐实现自力更生,改变过去的寄生生活,必须允许他们从事各项生产,农工牧医都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