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7节_大国股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说了这样的数据之后,李润石同志立刻就意识到中国农业未来的集体化,必须走自己的路,绝不能仿效苏俄,两国的资源禀赋差异太大,学不来的。

  苏俄有着广袤的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而中国除了东部有限的平原以外,大部分地区是山地和丘陵,更重要的是,苏俄农村人少地多,而中国恰恰相反,人多地少。

  谷雨同志在批判陈绍宇的富农路线时,指责他刻舟求剑,盲目照搬苏俄政策,根本不清楚中苏两国国情的不同。

  谷雨同志认为,中国农民的富农,到了苏俄只是贫农,这种土地条件下,农村土改政策一定要保护富农,绝不能盲目打击,要不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没有了。

  有赣闽苏区激进土改的教训在,李润石同志虽然支持谷雨的意见,但还有些不太相信中苏两国的富农竟然会差距那么大,但现在完全相信了,中苏农民的土地占有量差距就是这么大。

  因为占据土地的不同,苏俄愁的是如此广袤的大平原,根本没有办法全部开垦,所以苏俄的农业问题本质是,如何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开垦很多土地,获得更多的农产品,以满足工业化的需求。

  而中国的土地相对有限,能够开垦的土地,大部分已经被勤劳的农民开垦出来了,所以工业化过程中,中国的农业必须走精耕细作这条路,不断提高单位亩产,以此获得农业剩余。

  而要提高单位亩产,能走的路实际上很有限,加强水利建设,尽量增加水浇田,提高产量;大规模推广和使用化肥;培育优良物种;提高农民素质,科学种地。

  至于大规模机械化,只有东部平原地区才有大推广的可能,其他地区未必做得到,而且现在中国还没有找到像样的油田,连油料都要进口,怎么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还有大规模生产化肥,本身就是工业化的重要课题,同样困难重重……

  怪不得,谷雨不在根据地试点苏俄集体农场那一套东西,反而抱着阎锡山那些东西不放,原因很简单,苏俄那一套,中国还真学不来,反而阎锡山那一套更加实际。

  阎锡山的路数和谷雨的想法是一样的,在加强粮食生产的同时,必须大规模发展特色农业,同时大量创办村社企业,以此吸收大量富余的农村劳动力……

  目前环太党在山西农村就是这样做的,但这样做同样有不少麻烦,农村的资本主义很快就发展起来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合作化和集体化是必由之路。

  但到底应该怎么办这种不同于苏俄的集体化,谁也不知道,谷雨同志说得没错,只能在不同地区多做一些试点,并不断观察,总结经验教训,再逐渐推广……

  对于谷雨母亲所说的集体农庄饿死人,李润石同志不怎么相信,毕竟眼前走访的集体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