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苦难岁月4-5作者爱毛一族 [一路上有你!苦难岁月里我们风雨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改玲

  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涉及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是农村干部群众关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是农村各种矛盾的集中点,事关农村稳定和农业发展大局。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尤为重要,应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资金管理不到位

  农村集体资金普遍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对于上级安排的专项资金,由于检查严格,管理较为规范。但对自有资金、捐赠资金等,则存在管理松散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集体土地和集体收益的一些项目资金,不进行详细登记,存在公款私用,并设立“小金库”。甚至有些村的负责人存在违规经营现金的现象,时间长了必然导致非法占用、私自借出或挪作他用,还有白条入帐、坐收坐支,使用不规范票据等问题。再就是非生产性开支过高、过乱,并且随意性大,库存现金超限额。

  2、资产管理不规范

  资产管理的各项制度不健全,台帐不完整,集体资产购置、处置等不按规定程序操作,随意性大。特别是对社会捐赠资产及倒闭后的集体企业资产,不纳入会计核算帐登记管理。购置大额资产不经过村民代表讨论,主要负责人一人说了算。购置手续不完善、处置随意、财实不符。有些村集体房屋资产产权不明、管理乏力。甚至把集体资产无偿借给别人使用。不按照相关规定和规章制度来进行资产的处置工作,缺乏合法的程序和流程,手续不规范,给农民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

  3、资源管理不健全

  有的村对村集体的土地等自然资源不进行彻底清查,登记不够清晰、完整。对土地资源漠不关心,导致有些土地被其他个人或私营企业长期无偿占有。很多村委负责人对本村辖区内的集体土地、国有土地分不清楚。由于资源性资产底数不清、底子不明,管理混乱,导致资源价值缩水,使用性质改变,损害了村集体的利益。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不健全,有制度难执行也是当前三资曾理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一些集体建设项目不按建设招投标办法操作。有些经营项目不经民主讨论。有些村委存在“一言”现象,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不能起到监管的职能,村务、财务公开仅仅流于形式。村民无法真实了解村集体的部分事项情况。民主监督不力成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的主要成因。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农村集体“三资”的体外循环,容易造成集体利益的流失,有碍于三农工作的发展,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相关部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积极的措施。

  二、解决“三资”管理问题的对策。

  1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