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盛解放及剿匪斗争_苦难岁月4-5作者爱毛一族 [一路上有你!苦难岁月里我们风雨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罗昭伦

  1955年1月21日,国务院(55)国政常字第6号文批准,将四川省南川县(今重庆市南川区)的万盛镇(当时归属南川县)和邓家、大垭、腰子、丛林、簸箕、松林6个乡,四川省綦江县(今重庆市綦江区)的建设、青年、金灵3个乡,贵州省桐梓县的坪坝、兴文、中朝、箐林、上坝、板辽、天桥、茶园、大坝、农林、庙坝、民权、桃子荡、营寨、王家坝、景星、青山17个乡,共1个镇、26个乡的地区(包括南桐、东林煤矿区)划出,建立重庆市市辖区,称“重庆市南桐矿区”。1993年,重庆市南桐矿区更名为重庆市万盛区。2011年,设立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

  本文所述的剿匪故事,就发生在后来组成万盛区的綦(江)桐(梓)南(川)1镇26乡一带。

  夹击合围,解放万盛

  1949年10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压境西南,蒋介石命令胡宗南部主力沿綦江县、万盛镇撤退,到南川县城以东地区布防。国民党部队从万盛到南川,前后花了一个多月。万盛百姓得不到可靠消息,议论纷纷,有说解放军已经入川,国民党罗广文部已退守南川,构筑“南川防线”;有说南川城内国民党军队的军用电话线牵得像蜘蛛网,将要在南川打仗。

  万盛离南川仅30多公里,老百姓怕打仗,人心惶惶,采取“走为上”的办法。街上的居民往乡里跑,乡里的农民则往山上躲。店铺的老板以给一碗“帽儿头”,或给一升米为工钱,雇用劳工帮忙搬商品及贵重物品,前往指定的地点隐藏。姑娘们将辫子挽成发髻,盘在脑后,扮成已婚妇女,以防不测;准备结婚的青年男女,不待择定的“黄道吉日”,立即拜堂成亲。那段时间,去往万盛黄高山、大垭槽等地的路上,不分白天黑夜,躲兵的人群川流不息。

  不久,南川防线被解放军攻破,国民党地方政权仓促应变。11月13日,国民党军在正安、道真、南川、武隆召开了“四县联防”会议,提出反动策略,各县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应变方案。11月19日,重庆卫戍司令杨森又主持召开了江津、巴南、綦江、南川四县紧急会议,决定组织反共保民军和民众组训处。

  正当国民党进行应变部署之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主力于11月下旬由龚滩和彭水以北强渡乌江,以钳形攻势,向南川以东的国民党守军进行合击,击溃并歼灭了敌第20兵团及第15兵团大部共3万余人。

  11月26日早上,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炮兵4、5、6团和第12军的104团,沿川湘公路分别抵达丛林沟、万盛场和桃子荡地区。上午9点多钟,解放军先头部队的尖兵到达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