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症候什么意思 [作为文化症候的年轻族群]_苦难岁月4-5作者爱毛一族 [一路上有你!苦难岁月里我们风雨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形形色色令人迷惑的年轻族群以时尚的面目出现,却并非健康有力,透露出更多的是青春的焦灼与疲惫。现在世界上的年轻人似乎有共同的烦恼: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也许是今天的年轻人比父辈娇贵、挑剔,也许是这个时代给每个人的空间太小,难以有所发挥。不同的国家出现了相似的文化症候,形形色色令人迷惑的年轻族群以时尚的面目出现,却并非健康有力,透露出更多的是青春的焦灼与疲惫。这些症候其实是需要社会的力量来诊断和解决的。

  “下流社会”:中产阶级渐渐流失

  日本社会向来以中产阶级居多、贫富差距较小而骄傲。但《下流社会》的作者三浦展,有感于日本社会的个人所得、生活需求等差距愈来愈大,从而指出日本社会正走向“下流社会”。他在书中写道,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成长期出生的所谓“新中间层”,眼下正出现“上流”与“下流”的两极分化,而年轻一代源源不断地加入“下流社会”,其最大的特征并不仅仅是低收入,更在于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意愿、学习意愿、消费意愿等的全面下降,也可以说是“对全盘人生热情低下”。

  “现在的年轻一代面临就职难的困境,好不容易有了工作,加班又成了家常便饭,真可谓苦不堪言。面对职业、婚姻等方面的竞争和压力,不少人不再担当事业和家庭的‘中流砥柱’,而心甘情愿地将自己归入‘下流社会’的行列。”

  而社会向下流动的趋势似乎正在全世界悄然形成,日美欧都出现中产流失的现象,曾经号称“一亿总中流”(即生活中等的国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日本中产阶级难道已经分崩离析?从《下流社会》一书所提供的数据来看,日本在泡沫经济时代,个人年收入600万到1000万日元才算是中产阶级,而现在个人年收入低于600万日元的人群已占日本纳税总人口的78%。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群年轻的创业者在网络科技、创业投资等新兴行业成功掘金,三四十岁便跻身亿万富翁的行列,他们个性极其张扬,生活极度奢华。在少数IT精英和商界名流醉心于高档时髦的都市生活时,类似于喜欢在便利店里阅读廉价周刊的“散漫一族”这样的低收入人群正在壮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自由职业者的大军。《下流社会》一书揭示的正是所谓中产阶级分崩离析之后,日本社会各阶层之间无法实现相互理解与沟通。

  尼特族、飞特族、单身寄生族大行其道

  日本两大周刊之一的《POST周刊》和以世态分析见长的《SPA!周刊》分别以《你也沦入“下流社会”!》、《“下流社会”的脚步》为题,煞有介事地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