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一章 不收余闲为弟子,我死不瞑目!_我每天出门看黄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几日,沈修可谓焦头烂额。

  孙鹤年案方才曝光,但刚查证到的线索竟是触目惊心,牵涉极广。

  要照这么查下去,除了兵部这个重灾区,六部九卿都得撸掉一大片。

  太子还会审时度势、尽力斡旋,可沈修这个法家学者可不管这么多。

  有疑必查,有罪必究,管你官大官小,撸就对了。

  这两日,他就跟杀疯了似的,红着眼眶审理一个个疑犯罪案,从早到晚,衣不解带,埋头在圣京府里。

  直到法家师弟、国子监太学吴宏登门告知他,杜隆病倒了!

  沈修不得已,暂时放下公务,急忙往杜隆的府宅赶去。

  虽然杜隆的品秩比他低一级,但杜隆却是当代的法家领袖之一,德高望重、资历深厚,是沈修的领路人,亦是恩师前辈。

  沈修能当上这个圣京府尹,还是多亏了杜隆在编纂大景法典时向皇帝举荐,可谓有知遇之恩、提携之情。

  据说皇帝一开始是属意杜隆来当的,但杜隆自觉年龄大了,想潜心研修律法,就把机会让给了后辈。

  路上,沈修问吴宏:“我前几日去拜会老师,他尚体态安康、声如洪钟,怎一下子就病倒了?”

  吴宏回道:“早上老师在府邸学堂里教授那些勋贵子弟,当场晕倒。”

  沈修当即怒不可遏,斥道:“一帮忤逆孺子,无良无知,可恨!”

  结果吴宏的神情突然变得诡异,“据说,老师是听了一个学子讲解如何变革律法,太过激动给闹的。”

  沈修一愣,惊疑道:“你说详细些,怎么回事?”

  “具体我也不是很清楚,大约就是老师今早考校那些学子如何反贪倡廉,问到威远侯的嫡长子余闲时,余闲说了一番改革律法机构的想法,老师十分惊叹称奇,甚至当场感慨‘吾道不孤也’。”

  “余闲?怎么可能?”沈修的脸上满是不可置信。

  这个小侯爷不学无术出了名的,你问他吃喝玩乐的玩法,他或许可以说得头头是道。

  问他律法学识,他没说出刑不上勋贵就算好了,怎么还能讲出大见解把法家大先生给震晕了过去。

  吴宏苦笑道:“我听到的就是这样,具体如何,大兄待会还是问问老师吧。”

  揣着满腹的疑问,沈修赶到了杜隆的府宅。

  结果一进屋,他却看见杜隆正坐在床上,神采奕奕的看着手里的纸张,似乎在品味一篇绝世妙文,品得有滋有味。

  “弟子拜见老师。”沈修和吴宏毕恭毕敬的问候道。

  杜隆却是舍不得挪开眼睛,只是招手道:“博文,你们快来,看看这个。”

  沈修两人好奇的上前,凑过头去看,不由动容:“这是……”

  “我刚撰好的律法变革草案,你看看如何?”杜隆说是要给沈修看,却只是把纸张挪过去一些,自己的目光仍旧一刻不停。

  沈修认真阅览。

  随即,他的神情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