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四章 观运吉凶,吉在东宫,凶在杜府_我每天出门看黄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要亲自上去,门忽然就开了。

  余闲沐浴之后,穿了套便服,面无表情的看着家人们。

  “无缺……”

  “我饿了。”

  “啊!对,你还没吃午饭,可别饿坏了身子。”

  秦氏连忙喊管事去后厨让人烧饭做菜。

  结果她一扭头,余闲又把门关上了。

  大家面面相觑

  冷不丁,余闲又突然打开门,对威远侯说道:“爹,过来传话的是康乐侯叔父?”

  威远侯点头。

  “那您还记得康乐侯叔父的妹妹吗?”

  余闲撂下这句没头没尾的话,再次关门。

  大家一头雾水。

  秦氏狐疑的看着丈夫,幽幽道:“无缺怎么忽然提到康乐侯的妹子?”

  “我哪里晓得,这孩子莫名其妙得很。”威远侯义正词严的说道。

  但心里却是慌得一批。

  这不孝子,真是睚眦必报!

  知不知道这会搞出家庭惨案的!

  “让他自己待一会吧。”老太君打圆场道。

  “可是傲梅公那边……”

  “让康乐侯带话回去,说此事攸关无缺的前程,以及威远侯府的未来,我们需一些时间斟酌。”

  “这么说,倒也妥当。”

  老太君的政治智慧还是很过硬的。

  杜隆也知道顾及体面,托康乐侯一个一品大员传话,既显示对威远侯府的尊重和对余闲的看重,也彰显了自己的身份地位。

  威远侯府若是着急忙慌的答应下来,反倒自轻了。

  那个神童杨朔都在法家和儒家之间权衡了许久才做决定,他们家端几天架子很正常。

  “还有……”

  老太君招手让儿子借一步说话:“无缺今日到底说了什么新奇理论,令傲梅公如此失态?”

  “我刚刚打听了一下,似乎是关于如何重置刑部、大理寺的主意。”威远侯神情变得肃然,将内容大概讲述了一遍。

  老太君也是越听越凝重,低声道:“无缺这想法,竟是闻所未闻,天马行空。”

  “是啊,我也纳闷,这孩子是如何想出这些来的。”威远侯沉吟道:“或许是他这次险些冤屈入狱,认知到了现今刑律机构的混乱,于是有了启发……”

  这也是威远侯唯一能猜想到的原因。

  “只不过,他贸然提出这想法,必然引起朝廷许多官吏的抵制和仇视,甚至让侯府成为众矢之的。”威远侯不无担忧的道。

  从心理上,他很赞成律法变革,打击贪官污吏、以正风气。

  从利益上,他又担心会引发轩然大波,于家族于余闲都不利。

  “理那些文官作甚,即便我们什么都不做,他们就不仇视我们了?”老太君不以为然。

  “而且,由无缺提出这主意,于我们其实大有好处的。”老太君显得老谋深算。

  威远侯点头附议。

  好处确实很多。

  第一,迎合了圣意,皇帝最恨贪官污吏,这次孙鹤年案更是龙颜大怒,早恨不得把刑律机构整肃一下了,只是苦于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