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四章 半首诗抵一半的功课_我每天出门看黄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大臣们从勤政殿走出来后,庞维率先道:“青衫公,这可如何是好?”

  杨吉摆摆手,“就先如此了吧,圣意已定,非我等可以扭转……再说,世事也不由人。”

  鉴于杜隆的德高望重,以及贪墨案给文官集团带来的冲击,杨吉等人是无力抗拒此次律法变革了。

  最终的结果,是皇帝让法家和儒家各退一步,取了个折中方案:择一隅之地先试行这个律法体制。

  当然,关于择哪里,也经过了一场讨价还价似的拉锯战。

  圣京是断无可能给杜隆做试验田的。

  江南赋税重地,也轻易不可动弹。

  边关重地有守土职责也给排除了。

  剩下就是歪瓜裂枣似的偏远地区。

  但皇帝也舍不得让杜隆大把年纪去那遭罪。

  几番斟酌考量,最终,皇帝选中了燕幽行省。

  燕幽行省和圣京隔着赤江相望,再往北,便是北凉。

  相比圣京的繁华,燕幽行省大概用两个字形容:穷乱。

  这行省山多地少,自古以来就以民风彪悍著称,很多闭塞地区还政令律法不通,甚至还是由地霸乃至山匪河匪定规矩。

  这种地方,往往容易滋生罪恶,各种案件频发,官府的控制力很差,这才导致姜国余孽和诡道组织把根据地放在了燕幽。

  皇帝每年都要派兵剿匪几波,却是田里蛀虫横行,怎么都剿不干净,早已成了大景王朝的心腹之患。

  现在皇帝选择把律法变革的试验地放在燕幽,表露出了进一步拨乱反正的意图。

  “燕幽这地方,我们不也时常为之头疼嘛,反正已经够乱了,不如就依傲梅公所言,来个破而后立吧。”杨吉安抚大家。

  庞维微微点头,又道:“陛下真会同意让傲梅公亲自挂帅?”

  “傲梅公暮年不改凌云志啊,他宁可豁出命也要推行此策,依我看,陛下最终还是会同意的。”杨吉苦笑道。

  定了试验地后,就该选择该由谁挂帅了。

  既然是法家提出的,理所应当是法家人。

  不过人选却比较棘手。

  法家在本朝才崛起,人才储备不是很足,特别是高层。

  因此,杜隆请缨由自己亲自巡抚燕幽行省。

  皇帝以杜隆年岁太大为由婉拒了。

  不过以杜隆的脾气,以及现状,大概率还是会松口。

  “我现在反倒对傲梅公说的那段骈文比较在意。”杨吉沉吟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意境高远啊。”

  庞维等人也纷纷附议,但又迟疑道:“傲梅公说这骈文也是余闲所作的?”

  当时皇帝担心燕幽环境太差,杜隆会遭罪。

  结果杜隆就以这句骈文表明心志。

  意思是,多差的环境,只要我的品德好,就感觉不到差了。

  皇帝再次品出了滋味,夸赞傲梅公风骨卓越。

  然而,傲梅公再次把功劳推给了余闲。

  其实杜隆也没亲耳听到余闲说这段,是昨日牧歌赶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