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十八章 中秋人离别_我每天出门看黄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唯独你的,破例一次。”

  “燕幽苦寒,老师这个年纪,去了那边要保重身体。”

  余闲看了眼杜隆身上那套被洗得发白的素袍,心有戚戚。

  之前作为国子监祭酒,皇帝倚重信赖的重臣,想巴结杜隆的自然海了去。

  但基本每个送礼请托的,都被杜隆骂得狗血淋头,轰出家门的更不在少数。

  说他迂腐也好,固执也罢,但这份德行,却由衷令人钦佩。

  “对了,你来得正好,为师给你看样东西。”

  杜隆拉着余闲坐下来,从茶几上拿起一张宣纸,指着上面的诗词,兴冲冲道:“你看看这首诗词,如何?”

  余闲看了眼,脸色直接就诡异了。

  这首诗词,不就是他那晚拼凑出来忽悠鬼的嘛!

  说到这首诗词,当时是惊天地泣鬼神。

  但由于事态敏感,皇帝下达了封口令。

  当时现场的人,除了余闲父子、牧笛和伍松,就是报国寺的那些和尚了。

  至于后来的康乐侯、沈修和太子等大佬,他们或许事后会知道,但他们同样明白里头的利害关系。

  大家岂敢揭皇帝的伤疤,自然三缄其口,连威远侯回府后,都把勋贵亡灵的事搪塞了过去。

  因此,余闲的这首惊世之作,也随之石沉大海,没有在圣京掀起什么浪花。

  他也不敢到处宣传,毕竟这诗词,有点歌颂伏罪受诛的勋贵的意思。

  谁想杜隆竟然得到了这首诗词。

  “老师从何得来的?”

  “是我那弟子吴宏献来的。”

  杜隆道:“但具体出自何人之口,尚未知晓,只传言是一位香客去报国寺祈福时所作,被旁人听了去,如今在国子监已传开了。”

  余闲的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头皮发麻。

  皇帝都交代了,这首诗词竟然还传了出去,给皇帝知晓了,怕是要龙颜大怒。

  以皇帝的脾气,接下来肯定会又怀疑又彻查,搞不好就猜忌到自家头上了。

  “这首诗词,应该是那位香客为纪念那些精忠报国的战士们所作的,啧啧,妙哉妙哉,此诗词,实乃绝世佳作啊!”杜隆赞不绝口。

  “应该是吧。”余闲汗颜。

  他开始思考是谁泄露他惊世才华的秘密。

  而杜隆兀自在那津津有味的品着诗词:“尤其这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深得我心啊!”

  “只是不知道究竟是哪位大才竟能作出如此惊为天人的诗词,为师已经让沈修他们去查了,只盼着在离京之前能见一面。”

  闻言,余闲的眉头微微蹙了一下。

  沈修虽然没有现场听到余闲亲口作诗,但他在审理案件时,肯定会了若指掌。

  他没有主动声张说得过去,但杜隆这个当老师的问他了,他还装糊涂,那就有猫腻了……

  “沈府尹说他也不清楚?”

  “沈修最近忙于查案断案,想来也不甚清楚来龙去脉吧。”

  杜隆看着诗词,随口说道,但忽然间,他的眼神凝固了一下,抬起头看着余闲耐人寻味的神情,沉吟道:“你意思,莫非是觉得沈修该知道此诗词出自谁口?”

  余闲反问道:“敢问老师,可知道前几日夜里,报国寺的案子?”

  杜隆点头:“说是裴无常的儿子裴琦通过阴阳术,换魂成了如海和尚的弟子,被进阶到佛门三品的如海给镇压了。”

  这也是高层流传的消息。

  对于勋贵亡灵的事情只字不提。

  “其实,我爹也出手了,只是裴琦以诡术召唤出了镇安侯他们的亡灵,一度危急。”余闲解释道,他现在只想了解沈修的动机。

  沈修对杜隆隐瞒了真相,保密工作明明做得十足,怎么这首诗词还会流传出去,这明显是有人在搞事情!

  由于各种原因地址修改为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

  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我每天出门看黄历更新,第六十八章中秋人离别免费阅读。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