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二章 所谓拜师礼,过河_山里人家流泪的阿难陀作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来走去……

  那边郝氏带着许冰瑶回来的时候,见柳月怡还没捣鼓好,好奇地一问,不禁也跟着心烦了起来。

  连柳月怡都想不到要送什么,她又怎么会知道?

  “冰瑶,你爹以前是秀才,有当过先生,收过拜师礼吗?”郝氏只是随口一问。

  柳月怡的眼睛却亮了起来,一脸希翼地看着她。

  许冰瑶心下一紧,赶紧努力地回忆起以前的情形,“我爹之前有在私塾当过先生,不过不是我们家自己办的,我爹是被人家请过去的。

  我记得有一次听我爹念叨过,说什么有辱斯文,好像是一个土地主想把儿子送到他们私塾,还希望先生特别照顾他儿子。

  就给私塾送了一盒金子,大概有两千多两。我爹说私塾里一年的束脩才四两银子,这两千两都够资助十几个穷学生念到考科举了。

  当时我娘打趣我爹咸吃萝卜淡操心,我爹急了,就说人家学生的拜师礼也就一条大肥肉再加一篮子鸡蛋和一包点心,另外再交束脩银子就成了,这些合起来不过四两多,还不到五两银子。

  就算是那种家境好的,人家也不会一口气给两千两,最多就是送上一头猪,一盒精致的点心,再加上上好的酒或者茶叶,一些讲究的就凑够七样礼,再加上束脩银子正好八样,要是家境不怎么样的,一般四样就够了”

  这可以说是许冰瑶到秦家迄今为止说过最多的话。

  郝氏和柳月怡听得很是认真,但随后就是止不住的纠结。

  他们这深山老林的,上哪儿去找精致的点心,还有那些酒和茶,那不是为难人嘛!更重要的是,秦大叔他们好不容易去一趟镇上,竟然也没置办一下,就只买了普通的烧刀子和一般粗糙的茶叶,现在怎么办?

  郝氏求助地看向柳月怡,一副无能为力的样子。

  柳月怡寻思了半天,叹气道:“娘,现在置办这些东西也来不及了,还是等小叔和冰瑶成亲之后,开春我们去镇上好好采买一下,春耕过后再和沈先生提吧。”

  柳月怡虽然急得不行,但她心里明白,这拜师之事有多慎重,若是因为心急随随便便应付过去,只怕到时候让沈世康瞧不起他们就不好了。

  不用提秦祖新念书的事情就好办了,郝氏直接带着许冰瑶到翠竹山就成。

  出了庄子,许冰瑶立马感觉到庄子外面跟庄子里面是两个世界,在庄子里面她会以为自己是在某个村子里,但在庄子外面,她立马清晰地认识到,她现在是在深山老林里。

  郝氏领着许冰瑶一直往河边走,远远的,两人就看到秦山三人在河上安静地钓鱼,走近了,许冰才发现他们是在河面上打了洞。

  郝氏见她好奇,笑着解释道:“冬天这样钓鱼,鱼很容易上钩的,我们扯惊到他们,走桥上吧。”

  许冰瑶跟郝氏上了桥,发现这只是普通木桥,估计不能承受太重的东西。

  两人小心翼翼地过了木桥,前面是一片被大雪覆盖住的树林。

  许冰瑶感觉前面没路,但郝氏仍带着她进了小树林。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