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三章 大学士在望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入情入理,感人肺腑。似乎景王就藩,乃是解决父子,兄弟,君臣种种问题的最好办法。

  徐渭的文章,仅仅是一个开胃小菜。

  对于稳固太子地位的事情,高拱决计不落人后,高拱更是亲自上书,支持景王就藩,在此之后,大明各级官员纷纷上书支持这一件事情。

  毕竟,尊卑有序,嫡庶有别,这是大明朝廷政治正确。即便是徐阶在这一件事情,也不好发声。

  他不可能因为周梦臣站太子这边,他就要站到景王这边。这既不符合他的政治观念,也侮辱了他的政治智慧。也就严世蕃狂妄自大,觉得可以在国本上做文章。

  看万历一朝关于太子之争,就能看见文官固执到什么程度。

  面对如此局面,嘉靖自然也没有想过保景王。

  嘉靖本性就有几分凉薄,他对太子看重,并不是父子之间有多少亲情,他更看重的是太子作为他政治上的**人。他对前太子倒是真的喜欢,对于而今抚养在膝下的太孙,也有几分感情。但是对太子与景王,当初都没有多少感情。而今也是没有。

  很多安排更多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

  而今景王在政治上的价值,已经没有了。嘉靖自然也不会留他。

  只是到底是父子一场,嘉靖将景王叫到宫中。好生安抚了一番。

  景王没有别的反应,只是流涕,想要表现出一番纯孝,让嘉靖心软,而留在京师。但是怎么可能,嘉靖仅仅多出了二十万两银子,就打发了景王。

  景王只能哭哭啼啼地去安陆了。

  说起来景王的待遇也不错,安陆乃是嘉靖潜邸所在。是原来的兴王府,这里也有兴献帝的陵墓在,在规格上超过一般的王府。再加上嘉靖格外给的一些钱财。已经相当不错了。

  但是景王如何肯服气。

  他思来想去,觉得自己失败的原因,不在其他,就是没有儿子。于是,他到了安陆之后,一心一意想一件事情,那就是生儿子。

  于是广纳女子,日日笙箫就不用说了。

  只可惜,景王似乎受到水银毒害更大。他一辈子都没有儿子,反而因为操劳过度,一命呜呼,死在了嘉靖的前面。

  当然了,这是后话不提。

  景王出京这一件事情,刚刚尘埃落定。周梦臣就得势不饶人,开始收集袁炜的各种问题。

  虽然说,袁炜出局已经成为定局。但是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袁炜出局,是因为他政治上的根基断了。但是明面上却不可能这样说。自然要寻些合适的理由来办了。而正如之前所言,大明官场风气如此,很多人是经不起放大镜般的考察的。

  周梦臣自己也不敢说自己金身不坏,而袁炜这个人,品德也没有高尚到哪里去。周梦臣如此针对性地寻找,自然找到一大把黑料。

  就在周梦臣准备发动对袁炜的弹劾时候。张居正忽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