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六章 王以祈请罢复套事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

  周梦臣看了。只觉得这一条真不好反驳。

  因为是政治正确,大明江山情况是什么样子的,周梦臣其实是有所感觉的。即便是最有能力大臣夏言,其实也不过是修修补补而已,并没有改变大明朝廷每况愈下的局面。

  但是有些事情见的说不的,眼前这一件事情便是。

  这种感觉或许下面的大臣没有,但是在中枢大臣们,其实个个都有感觉。只是不敢明说而已。

  至于俺答到底是日盛,还是日衰,也很难说明的。

  看起来是俺答总打败仗,却没有看见,俺答打的败仗,都是在边关附近,也就说俺答对大明进攻态势并没有改变。他的失败,更多是进攻失败,而且损失不多,即便是与周尚文一战,也没有到大伤元气的地步。

  俺答内部招揽汉民屯耕,也是一件不大好说的事情。

  为什么俺答能招揽边关汉民?这个延伸开来,不知道打了多少人的脸,也是不好说的。甚至不能说的。

  第二,国力不支。

  这方面的内容,多采用王杲当初的说法,大明财政不可能支撑起赈灾与打仗两件大事的。

  而今夏言用染了宗室鲜血的银子,暂且填补了这个缺口,看上去是没有什么事情了。

  但是朝廷财力依然很紧张,却是事实。

  第三,也是最重要一点,是居心莫测。

  首先,复套胜了,时候耗尽天下财力,为一人搏得名声。复套成功,也不可守,毕竟丰州滩距离大明边关有三百到五百里的空档,很容易被围困。朝廷要维持丰州滩的城池,花费更多,根本是得不偿失。

  祖宗当时撤东胜卫,就是知道此地不可守。难道曾铣之英明,胜过成祖皇帝?

  其次,复套如果败了,损兵折将,九边危机。这个烂摊子,不知道该如何收拾。曾铣从来没有想过这一点。

  这就是为一己之私,置朝廷安危,主上圣名于不顾。

  当然了,还有几句皮里阳秋的话。比如臣不知,其用心何在云云。

  暗示,他以复套之名,用意却不在复套。而在其他。

  这个其他,却没有说。只是暗示三边总督府,距离京师其实并不远。

  这三点之后,下面还有一些内容,就是对曾铣的私人攻击了,比如贪污受贿,比如党同伐异,这这里特别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咸宁侯仇鸾,说仇鸾娴熟兵法,能征善战。

  却被曾铣百般刁难,最后受不白之冤,不得不回京闲居。

  如是等等。

  周梦臣之上看出了仇鸾应该是严嵩的人。其余的并没有看出来。他看肯定,这些曾铣的罪名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前三条决定了复套成败,皇帝坚持复套,则这些罪名就是过耳清风。如果皇帝不想复套,这些罪名,就能将曾铣置于死地。

  周梦臣看完之后,恢复了平静,说道:“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开始就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