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八章 夺关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白了。二话不说,穿上盔甲,拎着长剑,也跟了上去。周梦臣作为文官,都拔剑上前了。这就是无声的指挥,卢镗,王效,李儒各带本部冲了上去。

  甚至周梦臣带来的工匠们,也找合用的家伙,什么木棍,火铳,乱七八糟什么都用,跟着周梦臣往上冲。

  毕竟,这些人都是老北京,鞑子冲到北京城下,损失最大的就是他们。

  周梦臣无意之中,反而做出了最好的指挥。无他,永宁关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是狭小,除却一个校场之外,几乎没有可以整队的地方,而从南门到北门更是一眼看穿。

  这就是一个混战的局面。

  这种各自为战反而是最好的办法。

  而且不得不承认,杨继盛给出的解决办法很合适。

  曹操的虎豹骑是以百人将为小卒,而今周梦臣带着这些武将家的舍人,来考武举的人,每个人都是有几分绝活的,但是了也有一些滥竽充数的,但是相当一部分都在水准之上。

  就平均水准来说。这些人的素质比一些武将的家丁很好。

  当然了,也有一些缺点,比如没有打过仗,比如没有配合合练过。前者只能靠自己克服了,但是后者,对而今的场面最好不过,这种城头争夺,很少有军队能在城头来摆出完整的整形。

  好像有这个能力的,也唯有戚家军的鸳鸯阵。

  反正鞑子没有这个能力。

  所以一场混战,反而将明军单兵实力强大特点发挥出来了。

  单单看戚继光就知道了。

  历史上戚继光第一战事在打倭寇,领着是浙江卫所兵。戚继光一看倭寇不多,于是带着部下冲锋在前,戚继光冲进倭寇之中,砍了十个人头,回头一看,卫所兵根本没有接战,全部掉头就跑。

  戚继光被包围了。

  于是戚继光也只能拔腿就跑。而这样的情况下,戚继光居然能跑出来。可见戚继光的战斗力。

  这也是为什么戚继光痛定思痛,一定要练精兵的原因。

  不过,这个位面上,戚继光的初战就没有那么狼狈了。

  最少,在戚继光身后,虽然人数不多,有些人临阵也很紧张,但是大部分人还跟了上来。

  戚继光一登上城头,就看见一面刚刚竖起来的鞑子旗帜。他目光一扫,立即开弓射箭,几十步的距离之内,戚继光射箭都不用眼睛。弓弦声几乎连在一起了,顿时射死数名鞑子。

  戚继光虽然将长弓给扔了,拔刀在手,虎步前驱,长刀一闪,人头落地,大有一步一杀的气势。

  他还不单单杀人,一边动手,一边大声喊道:“我乃京营千户,奉兵部周大人之令,来援永宁关,周大人已经到了永宁关中,京营大队人马,就是关后,好男儿跟我杀鞑子。”

  戚继光的呼喊之中,本来士气已经崩溃的明军士卒,一瞬间有了主心骨。纷纷向戚继光靠拢。

  王氏此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