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章 军制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都折合在起,一年赋税不过堪堪两千万两而已。

  这样做?朝廷不做其他事情了?

  “另外一种,就是役兵制度。”周梦臣说道:“总体上来说,就是士卒当兵,是一种强制性的义务,朝廷开支的俸禄并不多,但是朝廷会在另外一些方面补充士卒。其实,大明卫所制度,就是一种变种的役兵制度。而府兵制也是如此。”

  “这种制度的问题是,不可长久。以史为鉴。唐兴衰之机,就在于安史之乱,俗人以为安史之乱,是因为唐玄宗信任安禄山,李林甫乱政,杨国忠弄权,其实是因为大明府兵制度崩溃,而募兵制度,权操于下,以至于节度使权重,中央权轻,已经失衡,如果有明君良臣在上,尚可补救,再逢玄宗殆政。才有此难。”

  “然不遇玄宗殆政?安史之乱或许不会发生。但是定然有其他边镇做乱,形势使然。”

  “如果府兵制度尚在,唐初以关中征发数十万大军四出而定天下,安禄山何足为患?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事机先坏而后乱起。”

  周梦臣的言语之中,其实有几分恐吓与劝谏的意思。

  无他,周梦臣其实默默的将嘉靖而今的局面,与唐玄宗面对的局面做了一个对比。周梦臣不用明说,嘉靖自然能想到,从这个角度来看,嘉靖的处境其实是比唐玄宗更危险的。唐玄宗最少没有如此严重的财政危机。但是他有,唐玄宗面对的也是国家经制之军不行了。军权下滑到了地方。嘉靖也是。甚至嘉靖还要面对比他唐玄宗更复杂的问题。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