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九章 敬故人不散,咏梅花孤芳_大明抄书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盖过满屋动静,镇住全场。

  众人扭头看他,不明所以。

  “取笔墨来。”

  方休使唤一声胡小桑,便朝众人道:“今日既然是文会,我这有一阕词,请诸位鉴赏。”

  胡小桑正在气头上,忽听此言,都是一愣。

  她只知道方休抄书为乐,倒是从不知道,方休会写什么诗词。

  “词?”

  “方观主也会写词?”

  良乡县令咦一声,一干书生也满脸疑惑。

  “王兄,你似乎认得方观主?”

  有人低声问王薄。

  王薄跟这些应天学子结交,是他自己的手段,实则他尚未考入应天书院,算不得正经院生,故而座位在雅间角落,入席之后便被忽略。

  他与方休是老相识,王陈氏又常在无厌观行走,更是方家米铺的一大主顾,自然知道方休姐弟与吴品的关系。

  听旁人问起,王薄不由面露尴尬,轻声回道:“方观主这方,正是吴明月入赘那方。”

  “你说他是那老抄书匠的儿子?”

  那人一时惊讶,出声叫道。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

  “这么说来,他是吴品的小舅子?”

  “难怪联袂而来,原来是郎舅两个。”

  “方观主……方观主……我听说燕京城里的无厌观,新任观主便姓方,旁人都唤他作抄书道长,难道就是这位方观主?”

  这些应天学子,今日是为吴明月而来,自入席之后便未正眼打量过方休,此时才注意到,这位方观主竟也英俊潇洒,一表人才,眉目间颇有几分诗书气。

  “抄书虽然清贫,但贫而不贱,也不至于沦落到去做道士吧?”

  “他把自己当吴……他把自己当谁?”

  “我倒要看看,一个道士会写什么诗词。”

  一干书生,嗤笑几句,把吴明月都先放一旁,饶有兴致对酌起来。

  似乎要等方休这一阕词出炉,再好生点评一番,以彰显四院学子的风采。

  吴品掷杯而去,他这小舅子,众人岂能放过?

  雅间中本就备有笔墨。

  小狐狸挽起袖子,先将桌面杯盘清理,再摊开纸张,细细磨墨。

  只这轻巧几个架势,雅间中却忽而安静下来,连倒酒声都无。

  一众应天学子,目光尽数落在这身姿可人的小狐狸身上,一个个张着嘴巴,愣愣出神。

  要不怎么说,狐妖乃是书生天敌。

  胡家七十二法中,头两法绿衣捧砚、红袖添香,可说是一句:遍数儒门无敌手,血洗四院也等闲!

  “观主。”

  胡小桑轻轻道。

  这简单一句,都似在一片无声中荡起风儿来,宛若清晨林间淌出的天籁。

  方休便取笔蘸墨,笔尖落在纸上便不停,仿佛那一阕词早在腹中,没有一丝迟滞,不用半点斟酌。

  胡小桑在边上看着,秀唇微微阖动,心中默念词句。

  只片刻,她便瞪大眼睛,双眸好似偷摘来的一对星辰,放出诱人的光彩来。

  那一众书生,更是看得面色涨红,心间鹿儿胡乱跳动。

  这工夫,方休已经写完词,将笔一丢,朝众人道:“那日我与姐夫一起抄书,他抄来那曲明月几时有,我抄来这阕咏梅,还请诸位一阅。”

  说完,他却直接起身离去。

  胡小桑满脸神采地跟在后面,穿过雅间这几步路,还趾高气昂的斜视应天学子们一眼,从鼻腔里轻轻哼一声。

  臭书生,要你们好看!

  应天学子们被她这一眼剜走心肝儿,浑身都是一颤,好一会儿反应过来,才讶异方休的举动。

  “这是什么意思,写完就走?”

  “方观主这侍女,倒是真的……”

  “县令看看,他写的什么东西,这般装神弄鬼,莫不是怕丢脸?”

  良乡县令的位置便在方休一旁,他起身取来词稿,扫过一眼见格律齐整,便顺口念道:“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