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6、治病不开方_重返激情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清涛到江浙一带参观学习后感慨良多,就想把步鑫声的那套管理手段拿过来。

  童建国能够理解他的迫切心情。

  箱包厂1978年成立以来,经过四年的急速发展,眼下开始有些停滞不前了。

  原因是多方面的。

  工人工作效率低确实是其中一个方面,但不是主要的。

  两三天后,刘清涛就拿出管理方案了。

  童建国大概看了看,虽然不像步鑫声的管理手段那么凶残,但也足够严厉。

  “大家讨论一下吧。”

  除了十几个中高层管理干部,还有王凯旋、孟繁明、春生这种不爱当干部的元老。

  大家聚在一起开了个小会。

  刘清涛先发言:“前段时间,轻工局组织我们到江浙各个厂子参观了一番,真是感慨良多啊。”

  高岩说:“听说他们发展的不错。”

  “是啊,尤其集体经济,真是蓬勃发展、遍地开花啊。”

  王凯旋撇嘴:“咱们也挺好啊。”

  春生也说:“是啊,能干到咱们这样五六千人大厂的集体企业全国也不多见吧?”

  “不过,咱们眼下还是越来越像国企了。”

  高岩也在一旁点头:“待遇比国企好,效率却跟国企差不多。”

  童建国也不得不承认:“确实患上了大企业病。”

  刘清涛拿出他的改革方案:“我觉得海盐衬衫厂老步说得对,我们要向管理拿效益!”

  刘清涛的思路就两点。

  一是严格考勤制度。

  箱包厂宽松的考勤制度是童建国一开始建厂就确定的。

  一方面童建国自己就是个爱睡懒觉、喜欢迟到早退的人。

  另一方面,童建国觉得,一个企业要是得用考勤打卡那套制度才能把人管住的话,这种企业长远不了。

  而且,童建国对工人请假的事也是比较宽宥的。请事假只要把班儿补回来就行了。病假就拿病假条来。反正这些都不影响工资奖金。

  刘清涛另一方面强调的是承包责任制。

  箱包厂的工人们其实也有计件,只是没实行计件工资,而是按照计件工作量以及其他各种表现,从当月、年终奖上予以体现。

  刘清涛的意思,干脆就像海盐衬衫厂那样,做一个包给多少钱。

  “当然,咱们的计件工资应该比老步他们衬衫复杂。”

  “是啊,”高岩叹息,“海盐衬衫厂才几百号人,他们衬衫的成本核算也相对简单。”

  丛洋、仇红他们几个对计件工资都表示赞同。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但也有人提出异议:“可这样一来,原来的工资、奖金制度就得完全推翻了。”

  听大家议论纷纷一会儿,童建国表达自己的想法:“对计件工资这事儿我持保留意见。原因有两点。我先问你们,咱们厂的生产能手跟刚进厂青工之间的工作效率差距有多大?”

  仇红想了下:“五六十倍不止。”

  “刚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