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五十六章 领导的人_国企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头还是有一些能耐的,也没有去找老大,只是不停相关部门的检查,应付的效果非常好,虽然有些吃力但还是能吃的消。对于政府有关部门用行政的手段检查大麦和大米供应商的情况,黄云逸倒也不太在意,如果没有正规手续的单位,自己也不敢用,产品价格最便宜质量最好,也是有风险的。

  和集团公司下属进出口公司的联络非常顺利,有农产品进出口资格的华云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分管大麦等进出口业务的李剑也是一个年轻人,和黄云逸谈了一个下午,两人非常谈得来,李剑非常爽快的答应去给他打听有关情况。

  通过进出口公司领导的讨论,在集团陈总的招呼下,进出口公司同意直接帮啤酒厂进口大麦,进出口公司不收任何中间费用和手续费,相当于是给啤酒厂白打工,当然这之间购买来大麦的价格风险,就要啤酒厂自己承担了。

  经过讨论,黄云逸决定先按年产十万吨消耗量到澳洲采购大麦。有李剑的,加上进出口公司的同事也是非常的配合啤酒厂的工作,事情进展非常快。

  黄云逸和徐工在李剑的陪同下,专门去澳洲考察了一个星期,徐工专心考察大麦产地的生产条件,以及大麦的质量,而且还各种样式带回来十多袋样品。

  黄云逸却让李剑帮忙找澳洲历年大麦种植资料,虽然在澳洲只呆了一个星期,黄云逸却带回来两个大箱子的资料,走之前还让师姐找帮他联系上美国的那位记者。

  回到华州。黄云逸经过分析判断,今年的大麦生产情况只怕不怎么好,这两年澳洲和北美地气候都不怎么正常,和美国记者深入交流之后,美国记者提醒黄云逸,根据气象专家的预测,今年的气候反常的几率非常的大,对大麦产品影响可能很大。

  黄云逸决定要提前买入一大批期货。

  按每吨啤酒需要120公斤的大麦酿造计算。就算年产十万吨,也只要一万二千吨,量算是非常的少,不过黄云逸心里却想,要是能多买一些期货,或许年底还能赚一笔外快。

  可这毕竟是大事情,得公司党委同意才行。

  公司召开的党委会讨论了很久,主要还是财务上地压力。对于粮食上涨的趋势,大家都比较赞同,但是如果按照十万吨啤酒的消耗量,多算一点也就是一万五千吨大麦。现在每吨在1500块左右,要2000万,这可是一笔不小的钱。

  其实按照黄云逸的想法是能买入6000~:.保旺季前面几个月的供应。然后买一批期货,到时候可以实行套期保值,还可以顺带赚上一笔,当然也是有风险的,万一大麦价格跌下去,那就不好说了。这样不但能保证自己的需要,还能大赚一笔,为来年再战打下基础,啤酒厂要发展,没钱不行啊。

  经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