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二章 此正取胜之时(四)_赤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乡间的轻侠、恶少年一流,乡民、流民,正是他们平时“欺负”的对象,试问之,他们怎可能会把自己常年欺负的对象看在眼中?

  兵到鲁郡以后,曹丰、曹幹两曲分别先登薛县、攻克尉治,虽是各立下了大功,然薛县取之太易,攻尉治一战,任躬等又未亲眼所见,因是,任躬与其部曲,对曹丰、曹幹两曲的观感并无改变。前天野战,歼灭蕃县出城守军的这一战,任躬和他的部曲在战事开后的前中期,远远的尝有观战,对曹丰、曹幹等曲战斗力的认识,算是稍微有了点改变,可也只是稍微改变。直到昨天、今天,亲眼目睹了曹幹、曹丰两曲部曲攻城的勇猛,任躬等这才深受震撼。

  恃强斗狠,不见得便是勇士,秦舞阳十三岁时当街杀人,人不敢忤视,可在觐见始皇帝时,双股战栗,被吓得面无人色,此等之人,能有资格被称为勇士么?真正的勇士不是这样的人,是冒着战死的危险,却依然能够服从命令,迎着敌人的箭矢等打击,勇敢无惧的人!

  “如此,下午第一波攻势,就劳请任大兄曲了!”

  昨天,曹幹可以不上阵,部曲的伤亡已经不小,今天他必须要亲自上阵才行。

  前世虽无带兵的经验,去年下半年起事到现在,一直身在军旅中,最初是耳闻目睹,旁观高长、董次仲、刘小虎、刘昱、陈直等是怎么带兵的,从他们中学习正确的办法,吸取错误办法的教训,然后自费县起,被任为曲军侯,有了自己的部曲,开始掌兵,时到如今,通过亲身的学习、体验,加上前世虽无带兵经验,却有那支英雄部队的将领是怎么带兵的听闻,结合到一起,曹幹初略地已有了自己在带兵这块儿上的认识,以及具体该怎么做的一些办法。

  大要言之,他总结出了三个带兵的原则。

  一是军纪,二是打造共识,以凝聚军心,三是以身作则。

  带兵,需要军纪,军纪是根本。

  但只有军纪远远不够,军纪以外,还得有政治上的共识,需要尽力地用各种办法改造、提高部曲的政治思想,从而促使部曲在政治上形成共识。真正凝聚人心,真正可以使部队做到胜而不骄、败而不散,虽处艰难困苦,依然能够奋勇战斗的不是军纪,是政治上的共识。

  军纪、政治共识再此外,要想带出一支如臂使指、不怕牺牲的部队,还需要什么?

  需要军官、将领们的以身作则。

  所谓“以身作则”,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平时吃穿用,需要与战士们相同,不搞特殊化;一个是遇到打恶仗、硬仗之时,不要喊“给我上”,要喊“跟我上”。

  大家都是爹妈生的、肉长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大家也都相同,凭什么平时军官们吃香喝辣,而到打仗时,只让战士们驱前牺牲?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