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3章 给陈群洗脑,拉陈群下水_三国:开局忽悠刘备,军师真神人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明目光远眺,似趟过泱泱时光长河,看着那无可避免的乱世,叹了一口气道:“还不是时候!”

  不是张明不想。

  贸然实施科举,遭受世家大族反对倒是小事,怕就怕,开始科举后,天底下压根就没有这么多的读书人,那就真成一纸空谈了。

  尤其是,现在科举,用脚想都能想到,应考的绝对全都是世家子弟。

  如此一来,岂不是变相增长了世家的实力?

  这么损己利人的事,张明又不傻,怎么可能去做?

  正因为张明明白,这个时代要想读书是多么困难,读书人是多么少。

  所以他才会发明月英纸和活字印刷术,大力发展教育,改良鹿门书院,主持编修大典,为的就是先将襄阳打造成天下文化中心,接着辐射刘备治下各地,影响曹操和袁绍,让他们争相效仿。

  如此,先让读书人的基数提升。

  这需要时间,张明之前定下的,是十年!

  可是这十年间,他不可能还继续沿用此前的察举制,先不说曹操那边都已经发布求贤令了,单说汉末的察举制已经烂在骨子里,成为世家门阀垄断仕途的工具这一点,他就不会用。

  因此,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九品中正制,就是现在最合适的人才选拔制度!

  听张明说完原因,陈群不禁豁然开朗。

  如果说九品中正制是他对天下读书人,对天下寒门打破世家门阀垄断壁垒的一把利刃,那张明的科举制,无疑是万柄重锤!

  他相信,科举制一定能够打破壁垒,让他看到了另外一种实现理想的可能!

  良久,陈群才从震惊中平复过来。

  对张明这个目前还只在述说中的想法,不仅心生向往,言道:“若当真如此,何愁寒门不兴?何愁天下不兴!”

  见他动容,张明也是微微一笑,说道:“其实科举一事,也不是我无意中想到的,而是听了长文九品中正制后,为顺应将来趋势拟定的。”

  这句话是真的,毕竟科举就是承接的九品中正制。

  只不过张明是因为先知,陈群又不是,所以听起来觉得有些虚无缥缈。

  但张明这么说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让陈群卯足了精神头好好干。

  否则陈群知道九品中正制早晚要废,又认为科举制是张明提出的,不怎么上心的话,到时候所有的工作,岂不是全都要落在张明自己身上了?

  这可不是张明小人之心,实在是防微杜渐。

  更何况,让陈群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一个参与者,才能激发陈群的主观能动性,这也叫用人之道,张明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果然,陈群一脸茫然,“不知知汉为何有此一说?”

  张明当即列出了三个原因。

  第一个,就是九品中正制的吸引力。

  “长文,商人逐利,世家谋权,自古以来便是如此。”

  “其实一开始,察举制同样能够为朝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