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汉太祖赵进研究(3)_大明武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代,越是下一代就越趋向于传统的君臣关系。

  “情义”“关心”这种充满温情的词汇本不该出现在一位帝王身上,尤其是赵进这种白手起家的初代帝王,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状况,我们只能把原因归结为“升龙谷伏击战”其心理的影响。

  回到赵进做事的方法和节奏上,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赵进走出的前几步并不是太过稀奇,在明帝国的广大国土上,不止一个人做到了这一点,但这些人或者成为盘剥地方的恶霸,或者成为具有半官方身份的士绅,为自己和家族赚取钱财和土地,追求权势和享乐或者声名,他们的目标大都集中在家乡,一府已经是最大的极限。

  赵进完全不同,他从始至终都在谋求实力的增长,谋求让他那个团体从各方面变得更强,无论是军事上,组织上或是经济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甚至在思想和文明上也作出了同样的要求。

  在这种谋求增长不断变强的过程中,赵进击败歼灭了一个个被认为和他类似的敌人。

  这些敌人来源组成各不相同,有徐州地下社会的暴徒,有形同政权的宗教组织,有合的,也有非法的,还有把持经济利益的商会以及行会,在这样那样的民间武装中,明帝国政府和军方的影子在其中若隐若现。

  随着一次次胜利,赵进的实力越来越强大,从古至今,无数人在一次次胜利中,在不断增加的财富和声望中迷失,或者沉迷享受,或者骄狂自大,或者失去目标,赵进消灭的一个个对手正是这样。

  一个少年,一个出身并不那么富贵的少年,取得了不管怎么评价都可以说是辉煌的胜利,取得了在任何时空都值得艳羡的巨额财富,但他却没有迷失,克制了年轻人最蓬勃的欲望,去不断的积累,去不断的发展,让自己更加的强大,这就是赵进的冷静,不,这不能用冷静来解释,这是他的计划。

  在赵进的成长过程中,还有一件事令人惊讶,那就是他的前瞻性,无论现在大汉帝国及其附庸的民众们如何自豪,华夏世界如何的兴盛,都没办法否认,在赵进成长的那个时代,明帝国作为一个帝国千疮百孔,可从一个帝国的标准来说还过得去,他依旧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国,稳定统治了近二百年,而且还在几次对内对外的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用当时的标准可以说是“中兴”,但这个帝国在方方面面都已经衰颓了,已经全面落后于当时的西方世界,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西方文明全面压倒东方文明就是个必然的结果。

  作为后世的研究者,我们有详尽的资料,以近乎全知全能者的角度俯瞰历史长河,我们能得出明帝国那时候已经千疮百孔,我们能够得出欧洲实力在迅速的增长,但当时的人并不知道,赵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