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6章 为奴当如曹尔玉(第三更,求订阅)_这个大明太凶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的规则”。

  或许,这正是西洋世界近代崛起的根源——他们分得清!分得清什么是文明,什么是野蛮,什么是入乡随俗,什么是以彼之身还彼之道!

  教化仁义有用的话要刀剑何用?现在他们不习惯。不过是因为自己杀人杀的太少了,杀多了。他们也就习惯了。到时候,自然也就不会说什么教化仁义了。

  其实,那天在孝陵献完建奴的脑袋,彰显完军功后,朱国强还是按习惯把上万具建奴的尸体堆在南京城外,筑起了炫耀武功的京观。

  不过半天的功夫,在驯象门外,一座占地数亩的方型京观,就出现在南京百姓的面前,百姓们站在这个炫耀武功的京观前面,他们的心情可谓是复杂至极。

  他们固然满是自豪,但同样也是心惊胆战。

  这可是万人冢啊!

  这是聚集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冢!

  单就是往这一站,百姓们似乎也呼吸到了空气中的血腥味!

  对于民风柔弱的江南百姓来说,这座京观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凝视着高达数丈的京观,他们在感觉畏惧的同时,同样也感受到某种自豪——看吧!即便是建奴猖狂,可又能怎么样?最后还不是被世子爷筑成了京观!

  在这一瞬间,似乎柔弱的民风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很多时候唤醒野蛮需要用血,要么是自己人的,要么是敌人的!

  只有血才能真正的唤醒野蛮!

  而只存于史书中的东西,同样也给那人群中的读书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德世子实在是暴虐的古今罕见,听说他在济南、在辽东、都筑有京观,德世子如此爱筑京观炫耀武功,实非天下之福!”

  “是啊,我大明讲究以德服人,如此暴虐又焉能……”

  不等那人说完,就有人大声反驳道。

  “德华兄所言诧异,以德服人,于那东虏蛮夷,如何修德政?如何以德服人?要是他们施以之教化,又岂会杀戮我百姓?”

  “正是,正是,东虏,蛮夷也,对蛮夷,就要用蛮夷的办法,以德服人,施以教化,那也得分人……”

  不得不说,有明一代在“华夷之辩”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绝大多数明朝人还是能分得清得,大明的政治正确是什么?就是杀鞑子。那怕就是到了国家摇摇欲坠的时候,也是不改初心,杀鞑子可以,与鞑子和谈……绝对不可能!

  在这个巨大的京观附近,围观的人群中,不仅有普通百姓,有官员士人,当然少不得也有慈悲为怀的出家人,在京观筑成后,就有和尚到此为其念经超度亡魂,不过,谁都没有注意到,在这些和尚中,却有一个人用异常复杂眼光打量着这座京观……

  长江边,穿着一身僧袍的和尚,凝视着长江,似乎是在那里念着经,也许是在那里超度沉于江中的建奴,出家人慈悲为怀,即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