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5章 败走麦城(15)_马谡别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远播,很多世家子弟都前来求学。

  司马懿也曾经慕名前去学习。胡昭慧眼识人,见司马懿聪慧通达,智计绝伦,胸有雄才大略,料定此人日后,必能成就一番大业,于是就竭尽全力,传道授业。

  由于司马懿出身于名门望族,又聪慧绝伦,为人处世,当然恃才傲物。

  因此,他与陆浑周生结怨。

  当得知司马懿从胡昭学馆离开后,周生就纠集同伴二十多人,去刺杀司马懿。

  胡昭闻知此事后,立即去追赶周生。翻山越岭,历尽艰辛,终于在崤山渑池之间。截住了周生一行,经他斡旋,周生才放弃了寻仇的打算。

  司马懿死里逃生,胡昭功不可没。

  建安六年(201年),郡中推举司马懿为计掾。

  时曹操正任司空,听到他的名声后,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职。

  司马懿见汉朝国运已微,受到胡昭的影响,也想充当一段时间的隐士,自高身价,不想这么快去曹操手下为官,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病,身体不能起居。

  曹操不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为丞相以后,使用强制手段,辟司马懿为文学掾。

  曹操对使者说:“如果他再推辞不来,就把他收入监牢”。

  司马懿畏惧,只得就职。

  曹操安排司马懿协助曹丕处理日常工作,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等职。成为曹丕的心腹谋士

  曹操逐渐察觉司马懿“有雄豪志”,又发现他有“狼顾之相”,心里很忌讳。

  因此,司马懿没有得到曹操的重用,曹操还告诫曹丕说:

  “司马懿不是甘为臣下的人,必会干预我们的家族之事。”

  但曹丕和司马懿关系很好,依靠他的计策,才击败曹植获得世子的权位,总是回护他,而得以无事、

  于是,司马懿勤于职守,废寝忘食,遂使曹操安心。

  现在曹丕的地位已经稳固,司马懿在丞相府充当主薄,他为了积累声望,开始活跃起来,多次给曹操出谋划策,得到了曹操的认可。

  听说关羽要来归降,司马懿第一个站出来献计道:

  “大王,关羽当世名将,被孙权逼得走投无路,前来投奔大王,自然不可以拒绝,弱了大王的声望。其实,关羽来投,最大的问题,就是害怕孙权谴责我们不守约定,但我们与孙权的约定,哪一条也没有规定我们不能接受关羽的投降,属下以为,孙权必不敢见责,因为他本身就已经爽约多次,他刚刚彻底得罪刘备,短时间内不可能修复,他可不敢再来招惹大王,导致两面受敌。而且现在的关羽,可以说是奇货可居,不管关羽提什么要求,大王都可以答应。留下关羽,随时可以把他当枪使,关羽精通水战,随便找孙权一个不是,让关羽领兵,打过长江并不难,就有了吞并江东的机会,就算关羽不听提调,大不了放关羽回西川,到时刘备自然会让他攻打荆州报仇雪恨,还是大王坐收渔翁之利。”

  曹操一听司马懿说的有理,马上派人通知夏侯尚和徐晃,接受关羽的投降,特别严令,要以礼相待,以最快的速度,把关羽送过来。

  但曹操等了数天,并没有等到关羽前来投降的消息,反而等到了关羽被孙权部将马忠活捉的消息,曹操不胜唏嘘。

  曹操知道,关羽既然选择了投降自己,绝不会再向孙权投降,想要让孙权放虎归山,也不太可能,关羽基本只有死路一条。

  想起关羽在华容道放走自己的恩情,想起司马懿论述的关羽大有用处,曹操突发奇想,想要救关羽一命,就派出一命心腹手下,前往江陵,给孙权送去一封密信,索要关羽。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