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9章 夷陵之战(21)_马谡别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故弄玄虚道:

  “你们心里也明白,主公称帝以后,必定需要对外用兵,我估计十有八九会对荆州动手,所以,你们的三条路很明白,一是跟随习珍、樊胄准备在荆南起事;二是投奔沙摩柯,还是在荆南搞事,第三继续追随我,但到底到哪里去,我还没有拿定主意。我能够告诉你们的是:家兄马良被主公任命为侍中,你们不需要立刻回答我,三天以后,我也已经拿定主意,你们也应该想明白了,告诉我一声就行了!不要抹不开情面,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说完以后,马谡并没有继续解释,而是直接离开,留下钟岳等四人面面相视。

  ……

  ……

  孙权夺取荆州以后,知道刘备不肯干休,一直亲自在公安驻守。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令人眼花缭乱,难以接受。

  即便是孙权,也有目不暇接之感!

  先是曹操病逝,曹丕主导上演了一场汉献帝禅让的大戏,曹丕登基为皇帝。

  紧接着,刘备不甘落后,也在成都宣布上位皇帝,继承汉统。

  三家势力,有两家都已经称帝,要说孙权心里没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与曹丕的把持朝政、水到渠成不同,孙权并没有汉献帝在手。

  也与刘备是汉室宗亲不同,孙权也无法自圆其说,继承汉统。

  孙权多次与部下心腹张昭、顾雍、陆逊、诸葛瑾等人商谈,因为名不正言不顺,没有一个人主张他称帝的。

  相反,孙权部下的文臣武将,都提出让孙权做好大战的准备。

  因为按照惯例,新皇上位,都是有大动作的。

  曹丕和刘备登基以后,可不是大赦天下那么简单,还要必须要四海宾服。

  孙权既然无法称帝,也就是无法和曹丕、刘备平起平坐,他就面临着一个选择,那就是向谁称臣的问题。

  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孙权不管向谁臣服,都会遭到另一方的攻打。

  而臣服的一方,并不是一个可以依赖的靠山,不但不能引为援手,还需要严加防范。

  因为孙权作为臣属,就是所有的地盘、权利被剥夺,也是名正言顺的。

  孙权并没有急于表态,而是先调兵遣将,把自己的疆界,守严实了。

  孙权和文武百官讨论的结果是:不管是曹丕和刘备谁来进攻,首选之地,自然是孙权用不正当手段夺取、且人心未定的荆州,因此,孙权一直在公安镇守。

  公安是刘备占据荆州不久之后修建的都城,其实是不想进入想孙权借来的江陵。

  因而在修建的时候,并没有下大力气,城市的规模和防御力都不够,孙权并不想在这里防守。

  通过多次考察,孙权相中了鄂州,这里地处荆州中心,伴山依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于是,孙权改鄂州为武昌,在那里修建坚城,准备把武昌作为荆州的治所。

  做好了抵抗刘备的准备,孙权可不认为自己抢夺了刘备的荆州,用臣服这么一个幌子就能打消刘备夺回荆州的心思,

  因此,他决定选择归顺曹丕,一起对抗刘备。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