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36章 各有谋算(47)_马谡别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36章各有谋算(47)

  糜家的生意一直顺风顺水,积累财富的速度很快。

  数年以后,虽然没有达到范蠡那种富可敌国的地步,但在徐州,糜家却是无可争辩的首富。

  但好景不长,糜家崛起不久,就发生了黄巾起义,糜家的生意几乎停止下来。

  战乱导致很多人流离失所,来到徐州的饥民可不少。

  一向乐善好施的糜竺,出粮食接济这些饥民,财产缩水不少。

  当时,朝廷震动,调动一切力量,对黄巾起义军进行镇压。

  中郎将朱儁,是镇压黄巾起义的主将之一,他奏请孙坚担任自己的佐军司马。

  孙坚接受命令以后,在淮、泗一带招募士兵,糜家也赞助了不少钱粮,与孙家搭上了关系。

  糜芳作为徐州独领一军的将军,也参与了剿灭黄巾军的行动。

  虽然是同胞兄弟,但糜芳与糜竺在性格上的反差十分明显。

  与糜竺谦恭诚信不同,糜芳是典型的富二代,又是军队的将领,嚣张跋扈惯了,交往之人大多是酒肉之交,几乎没有知心朋友,得罪的人倒不少。

  糜芳的武艺虽然不错,但毕竟是没有上过战场的富二代,在剿灭黄巾的战斗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摇旗呐喊。

  因此,糜芳并没有取得什么像样功劳,反而因为争夺战利品,经常与同僚发生冲突。

  胆大包天的糜芳,更是虎口拔牙,从藏霸统领的泰山贼手里,抢夺了一批上万石军粮。

  黄巾军被剿灭以后,在糜竺的努力下,糜家的生意很快恢复过来。

  因为有糜芳统领的军队为后盾,糜竺一心放在赚钱上。

  徐州是有名的富庶之地,糜竺更是名声在外,糜家囤积了大量的钱粮,成了很多势力觊觎的对象。

  为此,糜竺只能积极自保。

  他花费大量钱粮,招募了数千流民,以原有的家丁为骨干,组成了一支上万人的私兵,并与徐州的世家达成协议,守望相助。

  尽管有了一定的自保之力,但糜竺也不是一毛不拔,坚持“破财免灾、和气生财”的准则。

  青、徐两州各大势力,只要开口,他都捐助了一定数量的钱粮,换取了家族生意的平安。

  实力强劲,以藏霸为首的泰山贼,早就对糜家的财产垂涎三尺,只是一时没有合适的理由。

  糜芳带领的一千余郡兵,虽然是以糜家的私兵为骨干,战斗力不差,但与泰山贼相比,不在一个档次。

  糜芳其所以能够斩杀小头目,领军顺利抢夺泰山贼的军资粮草,完全是藏霸他们设下的套路。

  他们故意放水,就是为了找一个合适的借口,找机会谋夺糜家的家产。

  不久之后,藏霸公开放言,让糜家十倍归还抢夺的军资粮草,多达十余万石。并要求交出杀害手下将领的凶手糜芳。

  听到这个消息以后,糜竺大惊失色,马上找糜芳了解情况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