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七章 风起江南_宣德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看不到,当皇帝傻吗?

  至于说江南普通百姓因为改桑为稻而遭受损失破产,引起社会动荡,皇帝早有预案。破产百姓完全可以移民海外,省的在家乡受士绅的气。

  皇帝见杨荣不说话,冷笑一声道:“杨荣!不说话了,坦白的说江南故意减产丝绸是让朕的宝船队减少了利润,逼得朕不得不使用北方的柞蚕织绸。你也知道柞蚕并不适合织布,柞蚕更适合做被子的填充物。

  不过朕不着急,朕不差这点儿丝绸的利润,再说这桑蚕也不是就江南能养,湖广、四川也一样适合种桑养蚕。江南的士绅别到时候被这些地方给抢了市场,他们后悔都来不及了!”

  听完皇帝的话,杨荣头上的冷汗就下来了,若是没有丝绸之利,江南就会变得跟大明其他地方一样没有任何的竞争力。

  杨荣现在明白了皇帝找他来的原因,皇帝是想让他提醒江南的士绅不要做无谓的抵抗!

  “臣可以给江南写信,不过效果如何却不好说,毕竟臣身陷囹圄这么长时间,说话已经没有了分量!”

  “有没有分量不重要,朕就是要告诉他们,负隅顽抗就是死路一条。”

  杨荣只能点头称是,皇帝这是在给江南下最后通牒。估计在来年皇帝就要对江南下手了,江南的那些人肯定会吃大亏的。

  回到牢房,杨荣开始给江南的几家人写信,这些人在江南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人在皇帝的新政下,都是损失惨重,他们都对皇帝恨之入骨。

  若不是大明有强大的武力,这些人说不定还会山东百姓造反,甚至可能还会蛊惑还没有封藩海外的藩王令立伪朝与朝廷对抗。

  杨荣在信中详细的分析了当前的局势,以及皇帝根本就不可能做任何的妥协,等到皇帝腾出手来,一定会在江南施行土地清丈,士绅一旦失去了对土地的控制,还能拿什么来对抗朝廷!

  这样的信件肯定会经过皇帝的过目,杨荣在信中所写都是中规中矩,没有任何越轨之话,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信件能在江南各地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朱瞻基看过杨荣写的信之后,不置可否的吩咐锦衣卫将信件送了出去。信件送到江南之后,立刻引起江南士林的极大愤慨。

  各地的士绅聚集在杭州声讨杨荣的背叛,都被皇帝关进了诏狱,还想着给皇帝做鹰犬,真是死不悔改。

  一名士绅激动的说道:“杨勉仁这老东西,居然为了活命,这么不要脸,这么多年我等可没少给他送银子,这些银子可是喂到狗肚子里了。”

  “老钱,别激动,杨勉仁可能也是迫不得已,毕竟一大家子好几百口子人呢,理解一下吧!”另一名士绅说道。

  老钱可是江左有名的豪绅,家中良田千顷,富甲一方。每年所产的丝绸号称能铺满半座城。就是这样一个豪绅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