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五章 御剑主人身损_阴山道士笔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进到巷子中时,也无法根据声音辨别出来源。因此,我只能在小巷的几户人家处漫无目的的搜寻。

  真别说,虽然我现在是胡乱瞎撞碰运气,但还真的给我揪到了些端倪。

  在一处较为昏暗的瓦房子,我揪到了一丝熟悉的味道。

  这味道很熟悉,是拜神用的那种香,现在这个时间不是初一十五,也不是某位神明菩萨的诞辰,寻常人家根本不可能点香上供。

  既然寻常人家不可能,那就只有行坛做法的时候会用到了。

  当即,我毫不迟疑的从铁门爬了进来,进到院子处。拿出令旗,小心翼翼的准备推开这老旧的木门。

  刚一走到门口处,那传来的味道更加证明了我的揣测,这味道不是普通的香,而是掺杂了桑叶粉末炼制的引魂香。这种香常人根本不可能会有,只有术士道士在引鬼,或者布阵的时候才会用到。

  想到这,我顺手一推,推开了房门。

  屋子内,有个一米宽的黄色神坛,坛上有令旗,符纸,还有着写上了陈正八字的稻草人。

  一个身穿法袍,双鬓半黑半白的老头子倒在神坛的一旁,嘴角和耳朵眼睛处,已经溢出了鲜血。

  还有那柄银色的飞剑,此时静静的放在老头的一旁,只不过这柄飞剑已经没了半丝灵性,显然已经成了一丝锈铁。

  果然,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出乎我的意料,这御剑的主人,因为飞剑受损和下桩法的反弹,现在已经死的不能在死了。

  唯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这个老头还是个出家道士。

  所谓出家,指的是常住在观里,一身伴随在青灯下修行的道士。道士有俗家和出家之分,俗家道士只是挂个名头,不住在观里,只在浮沉俗世中修行,除非特定的日子,才会回到观里去住上些时日。

  在我们法教之中,也有这样的道士,而且还不是少数。法教出身,民间学艺有成后,后来在同行的介绍下,皈依道教收录,拿了个国家颁发的皈依证,在某个道教挂了个名头,当了个俗家道士。可以结婚,也不用时常住在观里,都在家里修行,除非特定的日子,某位神灵的诞辰,或者想师傅时,才会回观里去住上些时间。

  我们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也是参研,学习道教的经义,融于法教之中。令一方面,由于我们法教中人都是民间流传的法脉,师徒之间代代相传,属于民间宗教,国家是不认可的,也鲜少为世人熟知。

  而我们法教中人的法术,一般都是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出来的,重实修,在切磋与交流实践中不断成长。大多数人除了修行的同时,也得养活家庭,谋一份生计。所以我们法教中人除却上了年纪里的居在某个偏僻的小村里,不喜外出之外。其他的一般都会经常在外跑,接些单子,给些有钱,当官的看看风水,处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