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二章 准备给儒家下个套_大宋之无敌亲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看当今圣上,只怕是有些操之过急啊,朝廷大事,怎么可能如此儿戏!”

  “是啊,八贤王世子才多大,骤然间升到二品大员,如何让百官心服?”

  “难怪庞太师并不反对,显然目前是由着圣上瞎折腾,等他折腾够了就知道,这治理天下,可不是zui上说说那么简单!”

  下朝之后,文官们纷纷凑在一起,低声议论,虽然表面上,他们还不敢反对赵祯的权威,但是私下,却是各种交流。

  当然,他们自以为距离赵玄甚远,却不想赵玄功力通玄,他们的对话一字不差的落入到了赵玄的耳中。

  听到他们的对话,赵玄的zui角露出了一抹冷笑,现在兵权他已经握在手中了,那么接下来,要对付的,就是这帮子文臣了。

  虽然说宋太祖赵匡胤重文轻武,但是那时候,他还没把文官的骄傲感惯出天际。

  太祖太宗两朝,文官的地位都只是比普通武将略高,但是也没到后世的地步。

  真正在大宋朝把文官们惯得毫无底线的时代,正是真宗和仁宗两朝,也就是赵祯和他的老子赵恒。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神童诗的这四句,正是真宗时候编撰的,开始扶持文臣。

  而到了仁宗时期,因为赵祯的仁慈,再加上祖宗留下的重文轻武的政策,文官的势力得到了飞速的提升。

  这中间,固然出现了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一大批能臣干吏,但是却也彻底将大宋拖入了文武倾轧的局面。

  自此以后,压制武将,成为了所有大宋文臣的一道共识。

  所以,哪怕出了狄青这样的名将,北宋在军事上依旧几无所获。

  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方为好男儿!

  韩琦跟狄青的这一番对话,彻底点燃了文官们膨胀的气焰,虽然当年韩琦是针对军中贪腐一案讲出了这一句话。

  但是自此之后,北宋将门再无人才,以至于徽宗时期,讨伐方腊叛逆和联金灭疗的统帅,变成了一个太监,童贯!

  武将,彻底失去了他们的地位。

  所以两宋国祚,不过三百余年!

  对于赵玄来说,富国强兵,只是第一步,真正要打造汉人的万事基业,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独尊儒术这个传统。

  儒家文化有其精华,比如说修身养性,齐家治国,仁义礼乐这些元素,都不算糟粕。

  但是半部论语治天下这种论调,就是纯属扯犊子了。

  哲学思想解决不了民生,解决不了自然规律,所以,赵玄要给儒家立一下规矩。

  说起来,赵玄还是蛮庆幸,自己在北宋这个朝代的,此时的儒家,还没有被理学那种垃圾所统治。

  经过唐末之乱以后,现在的儒家学者们,也都一片迷茫,各种学说其出。

  比如说泰山学派,濂溪学派,功利学派,还有关学等等。

  这里面,很多学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