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8章 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二更)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然,小陈现在的审美也提高了不少,王勃的这首诗的好处他还是能听得出来的,那就是开头两句的第一字和第六字相同,很擅长运用重复的词语,营造出一种回旋反复的美。

  后世人经常会感叹王勃英年早逝,想象着他如果多活十年二十年能取得多么大的成就。

  这是因为王勃不过活了二十八岁,可是已经有万古流芳的名篇,而且他的技巧非常纯熟,掌握了不少诀窍。

  就像这首诗,感伤于江水及其对离别的实际意义和象征意义,但是他发现格外难以忍受的是陆地上的树,这些树遮断了他的视线,使他难于看到离去的朋友。

  嗯……

  听起来就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

  李白写给孟老师的《送孟浩然之广陵》难道就是就从这里摹效的?

  没想到啊没想到,李十二白浓眉大眼的,也是很会学习前人的诀窍的嘛!

  那不用说,就来《送孟浩然之广陵》吧!

  慕莲儿自以为抢先唱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没想到小陈直接抢先了一首更加脍炙人口的: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舟”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哎,不对啊,我从小到大背的都好像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啊!

  你这是篡改了!

  作弊!

  这个小陈还真的感觉很冤枉,古诗古诗,流传下来没有不同的版本,那还叫古诗嘛!

  就比如这首诗里,“碧空”也有的版本就是“碧山”的,过分较真那就没意思啦!

  人人都会的《静夜思》还是蘅塘退士篡改的呢,查查原版,李白根本不是那么写的。

  小陈有底气的原因更在于,这诗的手稿,李白的手迹,就在他的手里呢!

  开元十五年,李白同志结束了自己又一次漫长的东南自由行归来,来到湖北安陆时,觉得风景非常不错,就直接安家,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酒隐安陆,蹉跎十年”过的都是诗酒会友的日子。

  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比他大十二岁的孟老师,当然那时候孟老师已经是名扬天下的大国手啦,对这位小兄弟也是非常赞赏(可就是不给小兄弟赠诗!),就如同后来李白欣赏小兄弟杜甫一样,成为挚友。

  开元十八年三月,就是孟老师那次不成功的进京考试之后,心情不好,也准备一次东南自由行。

  很有这方面经验的小老弟李白得知后,便殷勤地托人带信,约孟老师到江夏(武昌)会面,介绍介绍大唐东南大好河山的风土人情、诗坛势力之类——毕竟孟老师是一个窝在在家里很少出门的大宅男嘛!

  在江夏一直聊了好几天,经验都还没有说完,孟老师实在是受不了了,说“李十二这次我真的是要走了,再晚就赶不上去扬州的破船了!”

  李白还能怎么说呢?亲自送宅男大哥到江边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