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7章 诗榜滞销了(第二更)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开始销路还挺好的,渐渐有点低迷了。关心排名的,只需要看一眼排名的变化就行了,没必要专门再买新的。现在买新诗榜的,要么是每月都买的老主顾,要么就是自己上榜了,专门买这本回去收藏的。”

  陈成恍然大悟!

  是啊!说得在理!

  一直以来,陈成和小郡主追求的,都是诗榜的公平、客观、结果能服众,为此,小陈动用其“未卜先知”的能力,凡是后世不闻于世的诗人以及作品,坚决“打压”,而流传千古的大诗人,即便一段时间没啥好作品,也要稳固其排名,不使下跌。

  时间,当然会证明小陈的正确性。

  毕竟李杜、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一大帮明星的地位,是千百年来大众和精英们都认可的。

  可是如果每次一打开诗榜都是这几个家伙占据着扉页,至多名次微调,的确让人失去了新鲜感。

  只有孟浩然突然去世从诗榜上除名那次,的确令很多人格外吃惊,连带着当月的诗榜销路都好了不少。

  新诗人无法威胁李白王维王大叔的扉页位置,拿不出亮眼的成绩,就无法让人正视他们的实力,以至于他们在扉页后面竞争得再激烈,也被看热闹的人认为是“菜鸡互啄”,提不起精神。

  如此一来,看似内容丰富、客观公正、每一条变化都给出公道评价的诗榜,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变化不大的“数据库”,只能引起那些较真的“极客”的兴趣,而无法网罗大众的兴趣。

  甚至连扉页的李白、王老师、王大叔那几位,自己根本不看这种玩意儿,因为对所谓的“江湖地位”,根本不关心。

  “哎呀,小卜!我这次到你这来,算是来对了!”陈成一拍大腿:“我以为这诗榜越办越好,实际是走向死胡同呢!”

  一份刊物——起码在小陈眼中,诗榜就是他在大唐协助小郡主开发的一份月刊,要想良性发展,就得补充新鲜血液,必须自己可以良性循环!

  如果每次出诗榜,成本都收不回来,需要小郡主拿自己的封户例供钱来“供血”,那迟早会有供血不足的那天的。

  眼下还没到那个程度,诗榜还处于上升的阶段——但看联络站的小卜日子过得如此拘谨,就知道长此以往是不行的!

  改革!

  必须往大众化、低俗化、幼龄化转变!

  要新颖活泼!

  要博人眼球!

  后世无良报刊总拿狗血新闻出来炒作,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不是说要放弃诗榜的专业性,而是要搞点大家关心的东西,吸引他们有动力购买当月的新诗榜!

  事实上,这种事,小陈尝试过啊!

  在金陵,他就采取过用怪谈榜和孟老师诗集、小陈诗集捆绑销售的方法。

  最终,在鼠目寸光的周瑞县令的阻挠下,被勒令禁止了!

  这招就不错!我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