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1章 听王维老师一席话,直升大诗师!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感谢书友取名好麻烦的再次打赏!^-^)

  这看起来像是一句玩笑话,可事实正是如此。

  第三层次是“情感和归属的需要”,而感情上的需要,往往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

  为了生计奔波劳碌,风餐露宿时,人为生存的本能而活着。

  只有当生理要求都满足了,人才能思考更高层次的需求,没有感受到身边人的关怀,便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活在这世界上。故而这第三层需求又会被翻译为“社交需要”。

  可是你要说,梅英卫这几句诗,也没说人家跟谁“社交”了啊?

  实际上,这句“渔人归去晚”,恰恰说明了这人一天都在外面混迹,可能在茶摊上与一群老少爷们侃大山,可能去城中市集里闲逛,可能去到老友家中,八卦一下渔村近来的新鲜事。

  这是“晒网休息”的一天,既然没窝在家里,那自然是寻求社交去了。

  这一个“晚”字,还说明了他“永远都不会累,他还想再玩三天三夜”。

  而且,这里面还有他的归属。

  谁也不知道,“沽酒入芦花”——那看不见的芦苇荡后面,究竟是什么。

  可都知道,那是渔人的归属。

  可能那里面隐藏着他的渔船,他回到船上,开始享受这段悠闲的时光。

  可能,是同样“冲烟赤云霞”下的他的家——

  媳妇已经烹好了晚餐,就等着他打回了酒,一起享用。

  这种“言有尽”,却“意无穷”的表达方式,尤见作者的高明之处,隽永有味,值得人细细遐想。

  陈成看着这首诗,甚至会联想到刘长卿五绝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同样是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

  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更关键的是,同样无人能说得清“夜归人”的来龙去脉,偏偏就能传递给人圆美流转,自有其美的感受。

  中国诗的高妙之处,便就在于总不把事情完全交待清楚,实则也没有人关心这事情是否清楚。

  只需只言片语触动人心,又何必连篇累牍、事无巨细?

  在技巧来来说,对方已经更显纯熟老成,技高一筹;

  从境界上来说,相对陈成诗句给人感官的刺激,对方已是心理的慰藉!

  想不到啊,想不到!在江湖绝远的桂州,竟然有人能作出此等诗句!

  陈成不知道,这究竟是自己过于高估了自己如今的水准,还是“桂州诗榜”给梅英卫“大诗师”的评价还没有正确认识对方的真正诗力呢?

  “阁下诗艺惊人,非我今时可抵及也!”陈成长叹一声,意志消沉,向梅英卫叉叉手:“我认输了。”

  一句“认输”令在场众人无不错愕!

  连一直商量如何为大师兄开脱的五绝派少年们也全目瞪口呆!

  认输了?

  怎么着他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