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5章 用李白诗当面挑战杜甫!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有时候就是要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外婆虽然不走运地患上了健忘症,没能见证外孙的飞黄腾达——

  可同样的,她也没看到陈成夜奔出逃的狼狈啊!

  贫穷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穷人尝到衣食无忧后,重归贫困!

  那才是最不能让人接受的!

  既然外婆没有感受到荣华富贵的优渥,自然也就没有跌落云端后的失落!

  事后再回想,可以算是一种安慰了。

  这么说来,开元二十四年的上元节诗战也就不算一件伤心事了?

  错!

  这事还有后续发展。

  那个与陈成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的青年,究竟是何方神圣?

  陈成拿出了那么多后世有名的诗(名义上是作为谜语出现的),对方都没有落入下风,一直到亮出李白大作,这位老哥才潇洒离去的。

  陈成当时并没有询问这老哥的姓名家世,因为那时的他初生牛犊不怕虎,也没有体会到盛唐诗坛人才辈出的可怕,自认为有那么多诗篇,除了李杜之外,在大唐自然是横着走的存在,自封“天下第三才子”(有点越南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味道。)

  后来遇到了王维,就退而称自己为“第四才子”;

  再遇张九龄,为“第五才子”;

  遇孟夫子,为“第六才子”;

  遇王昌龄大叔,为“第七才子”……

  遇岭南众人组建的“正义联盟”,算了,陈某人啥也不是……

  大约是过了许久之后,陈成才从旁人口中得知那青年的姓名籍贯,差点肠子都悔青了!

  不是别人,正是杜甫杜子美!

  这位大大于开元二十三年回到学籍所在地(出生地)参加“乡贡”,开元二十四年又来到东都洛阳准备参加进士考试。

  他有正儿八经的学业,自然对于“上元节诗会”这种“歪门邪道”不甚在意,资格让给陈成便给了。

  陈成一想到错过了与杜甫大大亲密相交、结成“忘年之交”的机会,自然是悔之莫及!

  毫无疑问,这是他到大唐遇到的最厉害的绝顶巨神啊!

  等他反应过来,再想去登门拜访,结果杜先生已经离开洛阳,外出漫游去了!

  杜先生也不是悠闲地出门旅游去的,纯粹是压力山大,避出东都。

  为何那日陈成没有收到“上元节诗会”的入场券?

  原因就在于,当时他们席间的“明府”(监令)与杜甫有故,心想你个小孩子凑什么热闹!真比诗还是要看我们子美的!

  不要小看青年杜先生,毕竟他祖父杜审言不仅是进士出身,而且做过部级高官,也曾当过洛阳县县丞——在东都还是有点影响的。如果杜甫早出生几年,靠着祖父的关系,不用考也能弄个高官做。

  再去比比小陈落魄的家世……算了,小孩你哪凉快哪呆着去吧!

  “明府”找到杜先生,诓骗他:那小孩的老娘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