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4章 我肯定是一首更比一首强的!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泰伦贬斥完陈成和戴誉的诗作都不行之后,心中十分快慰,众人也把注意力全放在他身上,得意洋洋。

  谁知道——

  “我可去你的吧!”邓铎啐了一口:“你写一首差不多的来看看?”

  泰伦:“……”

  毕竟不像人家陈成,每次放出大话之后,都能说出个道道来,而且他自己也能交出作品。

  泰伦和众人交手的次数多了,他有几分成色大家清楚得很,哪轮得到他说三道四呢?

  “我不管!我写不出来,我就不能觉得他俩的诗不好了吗?”泰伦一副耍无赖的样子。

  众人都忍不住冲他翻翻白眼,不想搭理他了。

  金晓客也拉了拉泰伦的衣袖,示意他要是没有琢磨好可以挑刺的点,就不要急着跳出来发表意见。

  陈成的这诗和戴誉的表达了差不多的情绪,但相对来说,陈成更像是第三方的视角,不像戴誉的那么主观,融入了很深的个人情绪。

  所谓“两江穿石壁”,便是指荔江、漓江相互交流,穿岩过壁,倒是很能表现本地喀斯特地貌的特点。

  荔江、漓江、茶江汇于城西面,便是桂江,自西北向西南纵贯全境。

  被如此错综复杂的水系包围,昭州城便像是一座孤岛,依靠在层层叠叠的山峰上,是为“叠嶂倚孤城”。

  如此壮观的形势,使得旅客来到这里,行船就在猿的身边驰过,经过一些立体式的地形,飞鸟反而像是在人(船)的下面!

  邓铎看到“舟向猿边下,人于鸟上行”,眼前大亮,爱不释手!

  击节赞叹“真为奇险之句也!亏陈兄弟能想得出来!”

  戴誉、李靖康也对此联赞赏有加,自叹是他们写不出来了。

  泰伦看到一群人真心实意地夸赞陈成的诗写得好,不觉心中又酸溜溜的。

  陈成却并没有对此联的出彩感到意外,毕竟这又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作品。

  这诗的句式实则仿效了王维老师的《周庄河》:

  清风拂绿柳,白水映红桃。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只不过,其表达的意境却是来自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就连首句描写昭州城倚靠在层峦叠嶂之间,也未尝没有仿效李白写白帝城之高,悬浮于“彩云之间”的味道。

  李白写乘坐飞快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两岸的猿啼声,舟疾人快,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顺流直下、如脱弦之箭,已经扑面而来。

  陈成借用其意,用“猿”和“飞鸟”来衬托船势之高,船速之快,在邓铎等没有看过李白大作的人看来,格外神奇梦幻,真是耳目一新!

  王维老师整齐的句式,加上李白雄奇瑰丽的想象,自然是双剑合璧,天下无敌的存在!

  后人评价,肯定要说此联是“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