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岁月静好_江山凰途之庶难从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然萧越受伤,那上朝是得缺席了。

  萧越告假养伤,定宣王府闭门谢客,颇有种不问世事的态度。

  刚好,纪常登属意温郡王纪常亨在早朝上奏有关宗室袭爵的若干意见。

  里面内容大致如纪韶元所说,若无德无才,即刻取消袭爵资格,而且,宗室每两年就要参军入伍,美其名曰历练。

  历练完了,还得上交一定数量的银钱作为入伍费,毕竟不能白吃白喝。

  大兴养了宗室这么多年,也是时候贡献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来这批王公贵族,养尊处优惯了,哪里受得了入军之苦?

  一旦推行开来,宗室一大批人得等着行乞了。

  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几乎绝大多数人反对温郡王的上奏。

  甚至,有人公开表示温郡王贼心不死,意图祸害朝纲。

  ——谁叫纪常亨的爷爷是个不安分站错队的?

  纪常亨气得不行,他若贼心不死,说这些吃力不讨好的条例做什么?那不是太子殿下叮嘱,他才这么说吗?

  越想越恼的纪常亨索性开始跟朝臣辩论起来,其滔滔不绝的口才,骂得满朝文武无言以对。

  纪常登冷眼旁观,心里对能言善辩的温郡王高看一眼。

  之前当他是酒囊饭袋,如今一看,也算是可用之才。

  高坐龙椅的隆泰帝对纪常亨的上奏是比较同意的,这样一来,宗室权贵无人敢和皇帝对着干了。

  可是,这些人也不蠢,想要叫他们妥协,实在不容易。

  隆泰帝纪常登决定静观其变,朝中热议吵得越来越火热纪常亨以一己之力,成功挑衅了大部分的达官显贵。

  幸好,有少部分人是不说话的,比如刘太师和武将。

  文武相轻已久,本身井水不犯河水,泾渭分明,文官集团有意见,可不代表武将也有意见。

  再怎么说,武将们对子孙,要求是严格的,虎父无犬子,那些注定无法袭爵的旁系子弟,武将们不希望他们游手好闲,败坏门风。

  温郡王的奏疏看似冷酷无情,可也是一番苦心。

  说白了,将帅们没有太多花花肠子,不比文官集团的如丧考妣。

  有爵位在身的文武百官、宗亲勋贵,看法各有不同。

  之前狠狠踩了齐国公府一脚的威远侯,眼下是神清气爽,幸灾乐祸。

  他儿子可不是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去参军,有益无害。

  “此事日后再议,退朝。”

  正当大家吵得不可开交时,隆泰帝一声令下,散朝了。

  诸位大臣只好不情不愿地送走隆泰帝,然后想办法和隆泰帝上书,不能答应温郡王的上奏。

  总而言之,京城刮起了一场新的风浪。

  温郡王终于第一次享受到何为“万众瞩目”的滋味了。

  如芒在背,如鲠在喉,温郡王苦笑一声,上了贼船,就不能下来了。

  纪常登微微一笑,上去打了招呼,“温郡王,这段时间小世子进步飞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