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0章 秋后问斩_大宋明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寒风萧瑟,离冬至将近,汴梁的冬天也逐渐减来临。

  四通八达的河水之上,在早晨都会结上一层薄薄的冰。漕运因为封冻,再过不了多久就要停了,陆上道路虽然同样宽敞,但是运输量无论如何都比不上水运。大宋各地的时鲜器物,一旦到了冰封河面,便要运进来的少了,汴梁城中靠着这水运吃饭的人家也不少,到了冬天也算是断了生机,所以此刻河面上运船来往穿梭,忙碌不停,大家都想着趁着河面彻底冰冻之前,多运点东西进来……冰冻的日子,说来就来的,没个准数。

  这个全世界最风流繁华之都,冬日景象已经比任何一个都城繁盛热闹到了百倍千倍,风流富丽惯了的汴梁城中的官员还是百姓,丝毫没有寒冬到来的意识,依旧冒着尚凛凛的寒风,在画舫之中夜夜笙歌,在佛寺道观上香,在亭廊之间置酒高会。

  汴河之上,远途而来的船队千辛万苦越过薄冰刚刚消融的漕河,将南方时鲜,海外奇珍,新米新奇果子一船船的运了过来。河边多少闲汉,看着一条船过来就喝彩一声,这每一船运送的都是财富流通,都是大宋甚至海外各地的珍奇,都是装点汴梁富丽气象的彩饰。汴梁市民哪怕最不堪的,靠着给这些商家说合拉纤跑腿,都能混一个有酒有肉。

  这也恰恰是赵皓最为遗憾的地方,在这里找不到灾民,找不到真正的穷人,除非懒得抽筋的人,但是那种人就算予以救济,也未必拿得到功德值……

  暖暖的阳光照在赵府那朱红的大门上,不一会又敞开了来,出来两人,却是赵皓、方百花和赵伝,以及几个家奴,牵着马缓缓而出。

  门口早已有马车等候,赵皓上了马车,方百花、赵伝等人则上了马,一行人缓缓往城西而去。

  今日是冬至的前一日,对赵皓等人来说,是个不平凡的大日子。

  方腊等叛军首领,今日问斩!

  一行人在快马加鞭,很快便来到了城西的泰安楼,那里早已有预定好阁子。赵皓和方百花一间阁子,赵伝和几个家奴一间。

  两间都是临街的顶层的阁子,倚着阁窗往外看,正可清清楚楚的见那行刑的法场。

  斩首是古代执行死刑的手段之一,就是杀头。所谓枭首或弃市其实也都是斩首,只不过枭首指斩首后把人头悬挂在高竿上示众,弃市指将囚犯在闹市处死。从秦时起斩首正式列入法典。隋代以后直至明、清的死刑执行方式主要是斩首,它的处罚程度比凌迟轻,而比绞刑重。

  西汉中期董仲舒认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刑、罚与春、夏、秋、冬以类相应”。天意是“任德不任刑”,“先德而后刑”的,所以应当春夏行赏,秋冬行刑,即“秋后问斩”之说,一般在秋天霜降以后、冬至以前执行。从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