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1章 银行家付与萱_重生之激荡的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情竟没有多少惊讶。

  “温总,老实说你让我担任这个CEO,以我的知识结构,我也只能往银行的精英方向去推动了。”

  “为什么不呢?你举得哪里有利就往哪儿,你是CEO,再说了,私人银行国内禁止了吗?”

  禁止倒没禁止。

  而银行的业务无非就是贷款。

  “我们要释出贷款吗?”

  要放出贷款就需要抵押手续,这样一想其实花呗、借呗都不算难理解的功能了,都是从源头逻辑一点一点顺下来的。

  “条件成熟,也许就可以。用互联网金融这词来表达怎么样?”温晓光这么一讲给了付与萱许多明悟。

  其实这某种程度上就是金融,只不过通过了互联网。

  能存钱、能借贷,这就是最原始的金融机构。

  “移动互联网,真的可能性太大了。”付与萱不禁感叹,“咱这个会一定可以开的大获成功!”

  “这些倒还好,我比较关心数据,春节的时候我听人提起过一家公司,叫友盟,是国内首家第三方全域数据服务商。”

  “干什么的?”

  “移动统计分析、从一堆数据里发现价值,我对这个感兴趣,所以才有人介绍给我,一家成立差不多一年的公司,他的领导者也很年轻,叫做蒋凡。”

  互联网金融其实就很需要数据服务,他们不可能像传统的金融机构一样每条街都设立一个银行网点,只能通过互联网,那么借贷资格怎么判定?

  必然是通过数据分析想要借钱的这个人。让数据告诉我们他可信不可信。

  “这家公司……”付与萱不是很了解温总的意图。

  “这次大会我也让人邀请了,你可以把你的关于银行的概念再细细思考一下然后找机会认识认识他,我认为是用得到数据技术的,至于这家公司……收购它吧。”

  “收购?!需要多少钱?”

  “眼下应该要值个一两千万美元的。”

  付与萱与她的在线支付公司没有实力收购。

  只能是微拓科技甚至温晓光本人亲自去谈。

  话说起来,这本是阿里两年后花了8000万美元搞出的事情,不过温晓光真的身处现在这个情形,他是越发的觉得数据方面的人才和技术不累积是不行的。

  ……

  付与萱到了中海之后顺便回了一趟家,温晓光也则回了汤臣一品,上一次何雅惜去的北金,这一次来的中海,这个地方应该有这个城市最特别的精致。

  但她第一句话就说黄浦江好黄,一点儿都不清澈。

  温晓光从阳台上望下去,还真是没法儿反驳,的确是很浑浊的江水。

  “会不会有一天能绿起来?”何雅婷问道。

  温晓光说:“如果可以绿起来,咱们的房子就涨价了。”

  “生意人的脑袋。”

  “好了,这儿晚上回来会好看一些,我白天来了几次也是感觉很一般。”温晓光把她们的行李都放好,“现在先带着雅惜去找我姐吧。”

  “我的院长吗?”

  “对的,你的院长。”

  “你忙不忙?”何雅婷问他,在她看来温晓光现在的时间很紧,还要专门叫他送过去有点不好意思。

  “有一个喝酒的应酬,羡州商业联合会的人找我的,我七点钟去一下一个小时不到。”

  羡州有自己小的商会,最初是搞服装的那些人弄起来的,后来囊括了羡州大小商人,温晓光要在家乡举办一次盛会,官方为了配合实际上是找了商会的人谈话,各方面都要展示一个全新的气象给远来之宾。主要是其中不少都是温晓光这样的大佬,万一有几个觉得羡州不错,想在这儿做些投资,那对于王书记来说可真是天上掉馅饼儿。

  “商会啊?是不是都是大老板?”

  何雅惜在一旁听着,默默的眨了眨眼睛,其实她该多给这个姐夫一点尊重的,人家是正儿八经的成功人士,出入所见的场面之大,都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