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6章 波动之门_革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想到赵嘉仁的意思是,徐远志连第一阶段都未必过去了。心理落差如此之大,徐远志没好气的问:“却不知道赵知州对自己的评价是何种程度?”

  赵嘉仁回答的非常爽快,“也是第一阶段大概到了,第二阶段还没过去。”

  这不是赵嘉仁为了安抚徐远志才说的话。面对这样的一个时代,赵嘉仁觉得自己顶多是能够知道面对问题,距离认清问题还有不少的距离。

  中国文化成熟的很早,读先秦诸子的书,赵嘉仁发现他们讲述的人性与21世纪的人并无两样。然而因为缺乏更先进的思维模式与工具,之后中国的文化进步就处于一个经验积累的水平。也就是说没办法准确认识到自己遇到的是什么问题。这种经验积累就产生了很多莫名的解释,就如赵嘉仁非常不欣赏的那句著名的‘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在大宋文人阶层就非常有共鸣。

  这是大宋的习惯,对于赵嘉仁真正习惯的状态是,全社会都认为解放军拥有比普通人民更高的道德标准与道德操守。

  真的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赵嘉仁和徐远志都尝试坦诚面对对方。然而两人的基础相差太大,最后徐远志转头就去了他的宿舍。赵嘉仁心中有点遗憾,却远不止于非得为了徐远志而改变自己的想法。见徐远志离开,赵嘉仁也回到自己的宿舍。然后徐远志的问题就被赵嘉仁抛在了脑后。

  李红霞并不知道那帮成年人到底在想什么,赵嘉仁要给学员们讲述的是电磁理论,入门部分讲述的波。年轻的李红霞躺在铺位上,脑子里满是实验设备的结果。那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投影设备,长方形的玻璃容器下面是一面45度角的镜子,蜡烛的光照进来,玻璃容器里面的水波能够清楚的被投射到上方一个高悬的45度角的屏幕上。

  能量以波的形势传动,各种波纹让李红霞感觉到非常美丽。在听课之前,李红霞一直以为声音就是一个很单纯的东西。上完了这堂初级课,李红霞才明白声音居然是声波。也就是嗓子里面声带的震动将能量变为波动,而这种波动被耳膜接收,最后变成信号被大脑感受到。

  兴奋之余,李红霞也感觉到一种困惑与苦恼。如果刚开始的课程就这么难,之后的的课程又会如何呢?

  事情正如李红霞所料的那样,后面的课程从声波转入到电磁波。频率、电、电阻,种种内容都如赵嘉仁所讲,那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沉浸在这个世界之中,在宋历十月,李红霞本想去问来上课的赵嘉仁一些问题,却突然看到有十几个大和尚身穿袈裟,围着赵嘉仁。她愣在当地,完全不理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赵嘉仁对金山寺等江浙地区的和尚们云集并没感觉到意外,这是他之前与几个寺庙的协议。那些寺庙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