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朕就是这样的汉子_你的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政的呢?

  好像是从砍了那个商帮派来的刺客开始,朕就变得这样不像样起来了,规矩和礼法,都渐渐地废弃了。

  于是朕拿起了一本原要送给内阁去票拟的奏疏,就着昏暗的烛光翻看起来。

  哦,北京城的城壕要重修,但是这种事问朕做什么?兵部和工部商量一下不就解决了吗?就差皇上一个章啊?

  再仔细看了看,原来是为民夫和物料的事情在吵。吵的内容都是老一套,兵部要工部给钱给工匠,工部说兵部不是每年都有班军进京当农民工吗,为什么要工部买单。

  朕在纸堆里翻了翻,找到了下文。

  兵部说,因为宁远兵变,挪用了京城的城防经费,并且班军每年都要照例派到宁远去修城。

  工部掀了桌子,要钱没有要命一条,要不我们一帮士大夫给你挖壕沟去。

  兵部也骂道,那敢情好,一帮领着几百两俸禄的工匠挖城墙,城防一定固若金汤。

  嘴皮子这么利索,不去米市胡同说书,可惜了呀。

  番婆子也不知道施了什么妖法,把复社又给隐隐分化瓦解,工部和兵部素有间隙,被番婆子一调唆,斗得龙拏虎掷。

  果不其然,接下来,工部开始翻兵部的老底,说王洽当尚书时收了几个参将游击的银子,很多交给兵部的军械都被优先调拨给宣大和登莱的驻军,而急需兵器的关宁连一顶帐篷都没分到。

  兵部虽然没了主心骨,但朕很快就看到了几个熟悉的人名,他们要么和袁崇焕走得很近,要么就是言官出身,弹劾工部的竹木抽分厂在京城附近私设钞关,对进京的商队收税。

  户部尚书毕自严也跳出来,一起弹劾工部挪用通州漕粮,那批漕粮本就是给兵部拿来雇人修理城壕的。

  工部辩解通惠渠今年淤塞,漕粮是拿来雇工疏通通惠渠的,不然漕粮一石都运不进京城。

  兵部开始骂,通惠渠年年淤塞,也没见京城饿死人啊,户部也跟着骂,工部年年都说要疏通,年年都淤塞,也不知道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工部又开始推卸责任,说通惠渠水头一年比一年小,他们已经整修了好几回船闸了,但水头还是不足。

  然后工部又说,已经发公文询问通州,什么时候把周转掉的漕粮运进京城,预计两天之后能有答复,这是使了缓兵之计,打算免战两天,来日再战啊。

  于是朕写了个条子给通政司,让他们明天自己发封电报给通州,这种事情也能扯皮能扯这么久,拍一封电报过去,半个时辰就能有答复了好吗?

  把这事写了批文,拿皇帝之宝摁在奏疏上面。

  朕看了看自鸣钟,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只是处理这件事就到了子时?

  要处理完所有的奏疏,岂不是要折腾到天亮?

  这些该死的大臣,一件事就能吵上这么久,难怪王祚远三番五次拍桌子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