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章 干政?_后宫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不得皇上就是利用这一点,才布下的局,他只不过是损失一个良仪,就能得到那么多的好处。

  后宫不得干政,又没有说,不能进乾清宫!

  以后要是贤妃也进去乾清宫了,那岂不是活活的打脸,还上不上折子?

  没有抓到实际的证据,干什么政啊。

  事情果然如王承恩公猜想的那一样,皇上先是让皇后到了乾清宫,然后按照份位,叫了王贤妃去了乾清宫,叫王贤妃去乾清宫的时候,往承恩公就在乾清宫这边,跟皇上商议事情。跟着的还有好几个大臣。

  皇上让人把王贤妃领到一边的偏殿去了,王承恩公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难道当时就跪在皇上面前,表示家门不幸?

  可是贤妃已经是宫里的人,也轮不到他管。

  如果王贤妃誓死不来乾清宫,那他也能有底气说话,可是王贤妃分明是兴高采烈的过来的,一点儿也不含糊,他们虽然是在内室避开了可是王贤妃给皇上请安的时候说话的声音,确实是高兴的。

  让承恩公的脸都不知道往哪里搁。

  因为同来的几个人,都有意无意的朝承恩公那边瞄去,意思很明显了。

  这还不算,过了几天,皇上又把和上折子的朝臣有亲戚关系的后妃也叫到了乾清宫,皇上这样做,分明是要活生生的打脸那。有的还是这些后妃的父亲!

  皇上的意思是说,你不是上折子说后宫女子不能来乾清宫吗?那么好,你自己的女儿也来乾清宫了,而且还是很高兴的来了,看看你到底是个什么想法。

  这几个人上折子的事儿,还没有传到后宫这些妃子的耳朵里,所以根本不知道,她们的亲戚已经给她们划了道了。

  所以都以来乾清宫见皇上为荣。

  “朕自认为还是一个明事理的皇上,难道在诸位爱卿的心里,朕就是那种是非不分,被后妃牵着鼻子走的人吗?朕就是那种荒淫无道的昏君吗?”皇上掌权也好几年了,从来没有发过这么大的火。

  这些人弹劾,难道是不相信皇上会有所为有所不为?后宫不得干政,是因为怕后宫牵扯到政务上来女人见识浅显,会误事误国,但是皇上是吗?

  所以这上折子的人根本就是不信任皇上,难怪皇上会发这么大的活儿。

  “不过,鉴于他们都是一片为君之心,朕该赏的也会赏,他们现在的位置,朕不会因为这件事儿,就把他们给拿下来的。”

  皇上,您还是把臣等拿回原来的位置吧,臣等错了!

  明升暗降的几个臣子,心里比黄连还要苦。

  如今还不能说皇上一句不对,人家升了你的官,你还能说什么?出了叩谢龙恩,还能干什么?

  这就叫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信王不由得哈哈大笑,真是太好笑了,这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们,有一天也会尝尝这种说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