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百九十七)“农业部长”孙中山_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两宫下葬完毕后,中外各种报刊媒体都进行了广泛报导,而李鸿章随后又以“华夏共和国执政”的国家元身份向全国布通告,说明“天下万民,无论满汉,皆炎黄之裔,当不分尊卑,亲如一家”,这样一来,果然收效甚显,孙纲最为担心的满族旗兵暴乱的事,并没有生。(更新更快阅读更爽)

  这样一来,对他以后改革军制,重整全国的6军的行动,就少了许多的阻碍。

  在“华夏共和国”成立后,各国使节纷纷前来道贺,并递交国书,表示承认“华夏共和国”政府为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华夏共和国”从此取代了清朝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也得到了世界其它国家的承认。

  对于清朝和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国内有很多人都希望借此机会不与承认,或者同列强修订条约,但是李鸿章和他们政务院“八大参政”商议后,大家都认为“国家甫定,国力未充,若此时贸然废约启衅,徒增祸乱,与事无补”,“莫若忍辱含愤,奋起直追,以期富国强兵,十年之后,抬头相见,再图收我利权”,李鸿章考虑再三之后,决定还是先承认清朝和列强签订的各项不平等条约,“以与友邦敦睦为基础,求与泰西各国相安无事,为国家求得养息之机”。

  李鸿章做出这个决定,内心其实也是很痛苦的,他也知道,这样做会挫伤很多人的爱国之心。但他又不能不这么做。

  毕竟,国家之间地地位。是由国家实力决定的。

  以中国目前地实力,尚不足以与列强抗衡,无论民气如何高涨,民心如何思奋,有些事情,不是光有民心民气就能解决的。

  在“两宫国葬”之后不久,产生的“稳定效应”就慢慢显示出来了。

  在“己亥之乱”刚刚爆的时候,清朝驻蒙古的乌里雅苏台将军和库伦大臣一开始支持满清王公亲贵“讨逆”(蒙古还有“蒙古八旗”),但在“讨逆军”迅失败的情况下开始犹豫观望起来。在俄军大举入侵东北之后,蒙古方面一度有倒向沙俄的倾向(俄国人在蒙古王公当中“活动”可不是一天两天了),但由于中**队大胜俄军,蒙古方面马上就断了“亲俄”的念头,想加入新成立的“华夏共和国”又怕因为和从前和满清太“亲密”地关系遭到“清算”,现在,当“两宫国葬”的消息传到蒙古之后,蒙古方面终于放下心来,对外表通电“拥护共和”。表示“蒙古接受中国管辖,不管中国政体如何变更,蒙古都是中国领土”,并宣布“蒙古八旗”军队“改旗换帜”,听从中国政府的调遣。

  继蒙古之后,西藏地方政府也宣布“西藏为中国之一部分,虽中国中枢更迭,国体有变。西藏为中国之土不变”,并和蒙古地方政府一道,派员到北京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