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十一)“大连”居然是这么来的_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纲现在闹心的,是“龙扬”号的装甲问题。

  据他所知,若论装甲的坚固,目前以克虏伯装甲为第一,德国克虏伯公司1893年制造的这种镍铬锰合金表面渗碳硬化钢构成的装甲当时立即压倒了全世界所有其他国家的装甲,它等效于125%厚度的当时最新式的美国哈维装甲,等效于2o8%厚度的1895年之前全世界普遍使用的英国人基于施奈德钢明的钢铁复合装甲,成为这一时代装甲领域的最高成就,使德制战舰拥有了良好的防护性能。

  但德舰的“耐折腾”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德国人充分利用了把部分装甲融入舰体构造的设计,在保持舰体强度不变的前提下节省舰体结构重量。德国人在19o3年制造“德意志”级战列舰时采用的这种作法在当时世界各国海军中是不多见的,可对于从后世穿越来的孙纲来说这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当他把装甲融入舰体构造以增强舰体强度的这个设想告诉白里安时,白里安听得险些没把眼珠子掉出来。

  “我保证,您会拥有一艘‘永远不沉’的战舰。”白里安立刻开始对“龙扬”号的一些设计进行了修改,“不过,您最好能够快些取得克虏伯的装甲材料。”白里安对他说道,

  孙纲将购买克虏伯装甲的任务交给了中堂大人,中堂大人一口应承下来,可已经过了这么久了,还是没有消息,让他不由得担心起来。

  “龙扬”号的主体部件已经生产出来不少了,如果这些装甲总不能到位,“龙扬”号只能按照白里安原先的设计来了,那样的话“龙扬”号要想达到同样的防护性能,势必要以牺牲度为代价了,因为白里安坚持“龙扬”号采取全防护设计(法制战舰的风格之一),而不是英国的以武器系统防护为第一和德国的以舰体防护为主的设计,可能是他不想让自己的作品重蹈被称为“手执利刃之赤身兵”的日本“三景舰”的覆辙。

  白里安对自己的这个“孩子”,可以说是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从他对“龙扬”号大口径主炮的关注程度就能看出来。

  由于“龙扬”号是以日本的“富士”“八岛”为假想敌的,白里安希望法国的32o毫米42倍口径加纳炮能够让“龙扬”号面对“富士”“八岛”时取得火力上的优势,但他也知道,32o毫米加纳炮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受当时技术所限,世界各国的大口径火炮普通存在着可靠性差,射低的弊端,象意大利海军的“卡伊奥.杜伊里奥”号战列舰装备的45o毫米口径火炮,实际射只有15分钟一,英国皇家海军的“不屈”号战列舰(“定远”“镇远”的母型)在炮击埃及亚历山大港的要塞时,也只打出了3分钟一的成绩。在大东沟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