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九十章:局势走向不妙_穿越成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胡应嘉在台上看着等不来朱七也就不等了,而是直接接过师爷整理的罪证宣读起了下面一个个商户的罪行。

  特别是写到这些人阴谋用巫术将普通的石头变成假玉,好刻下诅咒,施展叫魂巫术时。

  晓得前来学堂内看热闹的百姓差点笑出了声。能来看热闹的都是些胆大的人。这些早在去年就接受新学那一系列恐怖灵异话本洗礼了。

  现在堂堂朝廷钦差,居然把话本内容当证据,在台上牵强附会就算了,居然还要以此定罪判刑,可想而知,有多荒谬。

  朝廷的官都这么好做吗?似乎,自己这些个修行两年半话本的也能去做了。

  胡应嘉在台上慷慨陈词的同时,下面的匠人坐不住了。如果石英石染色是巫术,那自己这个操作匠人不就是巫师了吗?

  这案子,看着就是杀头的买卖,这要是巫师,岂有不株连的道理。

  登时一些平日里被欺负的匠人也想反水了。就算是弄个诬告之最,也比搞成巫师要好啊。

  操场上,一堆人嘈嘈嚷嚷,胡应嘉实在是念不下去了。

  不明白,明明自己是来解救杭州人的,怎么一个个就这么抵触呢?

  这些刁民真的就是死有余辜,活该被牵连。

  还没等到朱七回来,学堂外面却来了很多杭州的本地无关商户了。

  特别是隔壁金融街发布公告后,几乎是所有周边人都一股脑涌进了学堂周围。

  胡应嘉,知道以杀止刑的道理。但现在这么多人,就靠着调集来的几百锦衣卫和巡检司兵丁,怕是弹压不了。

  很快,招牌也打了出来“放人”“赔偿”“道歉”。

  很明显,杭州成了一个利益集体。但高翰文是怎样让杭州的泥腿子跟士绅商户一起卖命的,胡应嘉就想不明白了。

  关键是冲才最前面的就是西湖商会的职员。

  一个月就几两银子,这些人如此替别人卖命,何苦呢?

  高翰文在台上也给惊到了。什么时候,杭州人这么团结了。先前为了涨工资还各种闹腾春斗呢。

  震惊虽然震惊,高翰文还是很自觉地在台上帮胡应嘉安抚百姓情绪。

  “大家不要激动,这次事件,其实本官也不明白,我们要相信朝廷钦差的解决能力,不会影响大家的生活。”

  “请不胡大人给大家讲讲此案的后续处置吧”

  高翰文一阵安抚,案子还没定案,就已经快进到要胡应嘉拿一个解决方案了。

  好在胡应嘉也不是毫无准备,随行带来的晋商、京商、徽商、南阳商人正好接手这些产业。

  于是乎,信心满满地喊话到“本官就是朝廷钦差。我向你们承诺,涉事的作坊有朝廷指定的商户接管,工人待遇不变,大家不必担心,离了这些个商户就经营不下去。”

  看着下面人都一脸呆滞的表情。胡应嘉有分别介绍起了淮安的接管经验起来。

  重点强调了一个稳定。

  只是这不说不知道,一说反而下面立刻就吵嚷起来了。

  晋商什么样大家不清楚,但开封,南阳,淮安士绅商贾的嘴脸,大家还是一清二楚的。因为下面几乎一小半都是前两年逃难过来的。

  这样能相信这些人能运营好作坊,待遇不变才有鬼呢。

  眼看局势越来越混乱,下面人,不仅开始立牌子,还各种举起拳头。

  很明显,胡应嘉说了这么多,几乎是白费口舌了。

  只是在说话的当间,胡应嘉却发现,先前的绘本画廊攀谈的年轻人也在其中,还分外眼红激动的样子。

  这事前前后后跟你一个读书人有什么关系?这让胡应嘉一阵没来由地火大。圣贤书下的读书人,不该是自己人吗?一下子,胡应嘉仿佛是被自己人背叛了一般。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