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0章门阀芥蒂_一品名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行的察举制度和太学制度,使地主阶级入仕门径也比过去宽广多了。

  特别是儒学定于一尊后,封建政府以儒家的经籍、礼法(或曰“德行”)取士逐渐成为定制。

  经籍成为人们世代研究的家学,礼法也成为某些人家的不变家风。

  到了隋唐的时候,门阀世家就更牛逼了,直接搞垮了科举制度,以门阀世家推荐为主,个人文化水平不计入考核直接做官,变成了唐朝独特的官僚举荐制度。

  唐代高门中,最贵莫属“五姓七家”,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

  其中陇西李氏在北魏孝文帝定四姓的时候,怕不能入选,星夜骑着骆驼进都城活动,可惜已经晚了,结果还落了个“驼李”之名。

  而到了唐代,因为李唐皇室托与陇西李氏,结果成为了天下第一贵姓。但民间似乎更认可赵郡李氏,而忽略了大唐李渊所在的晋阳李氏。

  这些高门自矜身份,只同自己身份匹配的家族联姻,比如崔氏与郑、卢累世联姻。

  李渊做皇帝的时候倒是对门阀没啥意见,毕竟当年李渊没钱没粮,是大部分门阀支撑他出去打仗的。

  可到了小李这就不行了,小李之所以让高士廉重修《氏族志》,其本意就是就是要把晋阳李氏的大名摆在第一位,直接弄掉陇西李氏,可高士廉似乎故意没明白老李的一四,依旧把李家作为三等门阀……

  在门阀氏族的眼里,李家的公主屁都不是,所以看过大唐李氏的人都知道,李世民要多难有多难,嫁女儿都嫁不出去,因为门阀氏族的眼里压根就瞧不起李世民。

  在门阀氏族的眼里,李世民就相当于现在的暴发户,是白捡的天下。

  没有家族根基,更没有世家的深厚底蕴。就是一个倚重氏族门阀一起创业的元老,就是氏族圈子里崛起的新贵而已。

  李世民一直倡导君臣共治,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被一群牛人嘲讽,大唐天子也会觉得很没面子。

  可老李又一点办法没有,没有任何底子,你哪来的脾气?所作的一切无非就是一厢情愿罢了。

  其实这也很难怪老李,大唐的风向就是那样的,看过《西厢记》的人都知道,对崔莺莺一见钟情的其实是大文豪元稹,可就因为崔家嫌弃元稹的门户太低,不得已棒打鸳鸯。

  所以,元稹直接写了一本奇书《莹莹转》,也就是后来的《西厢记》。

  《西厢记》里的张生,父亲是尚书,而莺莺的老爸是宰相。

  按照现在而言,般配的很,但是当时则是门第不匹配。莺莺老爸是博陵崔氏,老妈是荥阳郑氏,而张家根本不在望族之列,莺莺妈自然看不上张生,死活不肯把女儿嫁给他。

  而莺莺的出身,则是带有两大世家血统的豪门嫡女,那可是各大门阀氏族最梦寐以求的理想女性了。

  老李到死也没搞掉门阀氏族,这或许是老李最大的心病。当然了,也不是没有能人,最终还是一个女人直接就搞掉了门阀,她就是一代狠人武则天。

  这女人绝对是铁血手腕,管你是谁,只要妨碍的脚步出现,武则天绝对不会放过一个。你就看当时武则天在位期间,弄死多少人就知道了。

  除了李唐宗室,死的人得有五分之四是门阀氏族的人。不得不说,老李真心没有武则天那种魄力。

  请收藏:https://m.hd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